安徽公共服务未来“一图”管控

08.03.2017  20:34

记者近日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已经下发。到了2020年,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病”将得到有效缓解,打造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安徽空间规划今年年底完成

未来几年,安徽将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两圈两带一群”发展格局。力争推动 合肥 、芜湖、蚌埠市纳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争取黄山市纳入全国特色中心城市。

根据方案,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安徽省空间规划》,划定全省城市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廊道空间,强化空间资源配置管控。并加快实施合肥都市圈和皖北、芜马城镇体系规划。

为了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全省要实施公共服务“一图”管控。特别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统筹文化、 教育 、体育、医疗卫生、养老、商业网点、应急避险等专项规划,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分布、综合布局。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市县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每年根据第三方调查评估结果,确定一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如停车难、断头路、街头游园不足、公共空间秩序混乱、应急避险体系不完备、建筑垃圾和 生活 垃圾乱堆乱放等,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并持续推进,逐步解决突出问题,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年底前建成数字城市管理平台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身边的城市将越来越聪明。因为安徽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城市品牌。

制定《安徽省智慧城市建设指南》,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城市基础空间、人口、法人、建筑物等基础数据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同时,让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更加智能化,在市政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领域,统筹安排光纤宽带接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保障基础设施运行安全。2017年底前,设区城市基本建成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对城市道路占挖、渣土车辆、景观亮化控制等系统实行协同管理。2017年底前,市县全面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搭积木”式建筑占比将更高

为了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环保,安徽将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共建筑以及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加快绿色建筑由单体示范转向区域示范。到2020年,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以上。

还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预制构配件和部品部件、住宅全装修为重点,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协作体系建设,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产业链基本形成,施工能力大幅提升。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到2025年力争达到30%。

合肥将完成高层建筑布点调研

城市中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要素怎么样才能“呵护”完好?安徽的答案是将加强城市总体风貌的挖掘和塑造。根据城市特色定位,推进重要区域、主要轴线和关键节点的城市设计,构建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

编制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加强城市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2017年底前,设区城市编制完成特色风貌规划,至少形成1个特色区域或街区;合肥、芜湖、蚌埠等大中城市完成高层建筑布点研究,优化城市轮廓线。加强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传承,强化城市特色要素表达。不断优化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着力打造精品公共建筑。

畅通公众参与规划制定渠道

今后,安徽将坚持城市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因此社会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机会更多。方案中提出,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比如,畅通公众参与规划制定、规划实施的渠道,推进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规划实施公开公示。增加城乡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中专家和公众代表比例,逐步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并考虑建立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征集群众意见制度。

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执法进小区,完善小区治安监控设施。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依法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建立城管执法评议制度,引导市民多渠道参与城市管理。

明确城市生态修复时间表

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安徽将实施城市生态修复行动,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通过不断完善老城区各类功能,更好地服务百姓生产生活。

2017年年底前,全省设区城市完成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制定生态修复工作方案,确定生态修复项目。到2020年,完成50%的生态修复项目。

2019年汛前,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三类“海绵体”建设,实现雨水在城市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利用。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