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体量最大双创基地诞生

15.05.2017  15:31

  如何更好地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高质量的“江淮工匠”?5月13日,第八届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在合肥召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皖江城市带重要一“”的合肥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在统筹规划职业院校布局、高标准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概况]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是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全省在推进职业教育市级统筹和布局结构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丰硕成果。

  数据统计,目前,试验区263所职业院校共有在校生81万人,建有中、高职国家示范校33所、国家重点和省级示范校83所,省级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544个。

  近三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金额超过6.15亿元。试验区牵头成立了20多个涉及主要产业领域的职教集团或政校企合作联盟,近千个校、企、行业协会和科研单位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区内29所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以“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该负责人表示,七年来,试验区共培养260万名支撑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亮点]36所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皖江城市带重要一“”的合肥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尤为迅速。

  尤其是在统筹规划职业院校布局、高标准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在组建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在加强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在校生达22万余人,中职学校78所,在校生13.7万人。”合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合肥职业技术学校、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创建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近五年来,我市高职学院毕业生近2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近20万人,本地就业率达75%,为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成效]推出全省体量最大双创基地

  令人欣喜的是,在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中,不少学校做出了有益探索。位于合肥市的安商院,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为充分利用宁国路小区的优势资源,我们与滨湖集团合作,第一期项目为开发罍街早餐街、罍街茶馆,罍街现已成为安徽省最大、最具特色的惠民美食街区。

  安商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校企合作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罍街也成为安商院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实习基地。

  随后,校企合作开发宁国路校区的第二期工程AS·1980——安徽国际商务创客梦工场揭牌。

  “AS·1980”为安徽省体量最大的“双创”基地,该项目按照精品城市的要求,依托罍街品牌,将城市记忆与项目进行融合,对学校老建筑进行改造,深度挖掘校企合作资源。

  目前,入驻创新创业的法人108家,该项目也提供专项扶持基金用于大学生创客就业项目孵化,成为安商院师生创新创业和名师工作室的首选基地。

原标题:安徽体量最大双创基地诞生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黎静    编辑: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