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10月30日放学后,肥西县南门小学上派分校内,学生管乐队正在排练。这些熟练演奏的孩子们全都来自当地城乡接合部。无论是城里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沐浴在优质教育的阳光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适龄儿童少年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经费有保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生均经费不断增加
自从孩子入学两个多月以来,长丰县杨庙镇的刘萍萍一直在感慨:“现在孩子上学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好多!”20多年前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她带着弟弟一大半课余时间都花在赶集卖菜攒学费上。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本新华字典,是花了一个星期的课后时间卖香瓜挣来的。“现在不仅上学都是免费,课本、作业本都是学校免费发;孩子3点半放学后,学校还有免费的课后辅导班,有好几门兴趣班可以选报呢!上学的路真是越走越顺畅啊!”刘萍萍说。
2006年初,教育部发文确认我省岳西县、阜南县、利辛县达到现阶段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求,批准三县为“两基”达标县。至此,我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从2007年起至今,我省一直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纳入省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被不断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不断增加,学生享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近期,全省各地教育部门还配合扶贫部门,对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省教育厅负责人公开表示:“通过已建立起的常态化学籍户籍信息比对核查工作机制和建档立卡学生核查机制,我们的控辍保学联防联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实现没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
标准化建校,奠定均衡发展基础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100%,我省105个县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我刚上班的时候,学生上学都是自己扛板凳来的,三四十个人住一间宿舍。现在学校建设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萧县乡村当了一辈子教师的路世千说:“如今,学校成了乡村里最漂亮、最坚固的地方。”电子白板、塑胶跑道、高速网络……这些不只是城里学校的配置,在农村校也处处可见。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上好学”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城乡统一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出台了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2009年至2017年,全省又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为抓手,缩小校际和区域间办学条件差异。几年间,全省合计投入义务教育项目资金近千亿元,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100%。2017年9月底,我省105个县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安徽比全国规定时间提前3年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
为适应义务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2017年底,我省又对原有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进行修订,校舍的各项标准普遍提升。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室更宽敞坚固了、操场更大了、配套设施更齐全了、图书馆的书更多了、师生比更高了……
“建设标准化学校,并不意味着一刀切;相反,我们要求的是‘一校一案’制定学校达标规划。”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乡村校和城区校一起,筑牢基础、磨炼特色,成为当地的“明星校”。去年,合肥市评选出43所“2017-2018学年度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近一半都是乡镇学校。
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近三年来,全省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53亿元,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应用实现教学点全覆盖
义务教育的本质性要求是人人享有均衡的教育资源,安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倡者和先行区。早在本世纪初,为破解“择校热”难题,促进教育公平,铜陵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创造了享誉全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铜陵经验”,“让同城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2006年以后,我省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中部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缩小城乡教师队伍水平差距,解决人口变动带来的基础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我省先后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文件,刚性规定教师校长交流比例,通过补充、培训、定向培养和待遇倾斜等措施,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据统计,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定期交流、跨校竞聘、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走教等方式,全省交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20万人次,占比达到40%。
如今,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率先开展智慧学校建设,探索出以县为单位、由优质学校辐射教学点和薄弱学校的“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模式,有效解决教学点及农村偏远地区师资力量匮乏这一难题。尤其是近三年来,全省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53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中小学资金占七成;省级财政拨付1.5亿多元专款用于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应用,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增强教育信息化兜底线、保基本、促公平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全省教育的优质均衡。在教育部2018年编制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水平居全国第七位,教学应用水平连续两年排在全国第一位,并分别在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 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