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产业“造血”助脱贫

20.04.2018  16:31

 两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按照“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总体目标,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我省全面总结推广“四带一自”(园区、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产业扶贫模式,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推进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农村电商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努力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到2017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到户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由2016年的18.5%提高到2017年的93.97%。 经过不懈努力,全省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全省各地正呈现出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

  4月 15日,在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扶贫驿站毛绒玩具加工中心,员工在检验即将出口的玩具。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创新 “企业+驿站+贫困户”的模式,招募本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天长市成美玩具有限公司加工产品,让一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日均收入超百元。特约摄影 王文生

  4月7日,濉溪县百善镇马乡村村民在鸽棚里进行日常管理。马乡村依托大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助贫困户脱贫。 2017年全村3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达9000多元,比2016年提高了3000元。 通讯员 方好 摄

  4月6日航拍通往奇峰村的盘山村道。 2016年,地处皖南深山的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投入近2000万元修通了盘山公路。交通状况的改善,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还拓展了茶叶、香菇、木耳等山区特产的销路,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仅茶叶销售一项,户均年增收近2300元。 通讯员 王闽 摄

  4月18日,金寨县10万千瓦草楼扶贫光伏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该电站为林光互补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在发电的同时,种植茶叶增收益。目前,金寨县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量19.79万千瓦,覆盖全县226个行政村2.9万贫困户,户均年收益3000元以上。 记者 徐旻昊 摄

  4月8日,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马厂村青钱柳基地里,村民们忙着采摘青钱柳叶子。该基地一期200亩青钱柳已进入盛产期,今年可以制作青钱柳茶2万斤。目前市场上每斤平均售价1000元,每亩可为种植户增加纯收入5万元,成为村民脱贫增收的“摇钱树”。通讯员 董超 王新洋 摄

  4月15日,在肥东县八斗镇八斗社区的扶贫助残车间里,残障人员在生产密码锁。今年以来,当地政府鼓励爱心箱包企业将生产车间搬到村里,帮助20多名残疾贫困劳动者就业增收。 通讯员 许庆勇 高德升 摄

  4月17日,砀山野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在查看黑木耳长势。该县利用打碎的果枝发展黑木耳种植,目前已形成培养基生产、菌棒培育、露天栽培、物联网全自动大棚立体栽培等“一条龙”产业链,立体种植大棚亩均收益超过6万元,带动20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通讯员 崔猛 摄

  4月7日,茶农在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茶叶示范园采摘春茶。岳西县现有茶园16.97万亩,茶叶年产量5280吨,年产值6.3亿元,共吸纳6.5万农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关联产业,是当地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讯员 王先国 摄

  4月8日,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农民在藕田里运送即将移栽的莲藕。自2016年开始,当地引导农民种植莲藕4000多亩,并推行藕田养虾、鱼虾混养等新技术,让农民一地多收,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500多万元。 通讯员 胡卫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