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6安徽两会:以人为本 共享新型城镇化

17.02.2016  03:28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让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我省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到2020年,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试点方案近日印发后,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服务工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以及“多规合一”、大社区体制改革等试点工作将全面铺展,形成改革综合效应。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前,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等现象仍客观存在。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尤其是在 教育 、卫生、就业等方面,要更加注重均衡配置。 ”省人大代表韦东建议。

“政府应重点帮助低收入家庭、残障人等弱势群体解决住房难题。真正让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省政协委员陈定新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在社会保障、医疗、购房、就业、子女入学、职业介绍等方面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我省正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除省会 合肥 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门槛已完全放开。进城落户农民逐步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省人大代表凌宁认为,当前仍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建设,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统筹城乡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保护好“乡愁”

当前,一些城镇建设存在无序发展的乱象,呈现“千城一面”,城镇特色不明显,地方地域文化也在流失。省政协委员王宇靖表示,在城镇化建设高歌猛进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千城一面”对城市文化的淹没和破坏,珍惜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考虑自然历史环境及文化积淀,围绕文化底蕴做文章,保护好“乡愁”。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加重视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是经济软实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多,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提倡以人为本,体现特色和品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省人大代表袁华认为。

近年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和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大批古村落、古遗址濒临消亡。省政协委员朱新中认为,应通过搬迁保存、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实施村落文化资源分类分层保护。同时,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落布点规划和保护建设规划,使村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成为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产城融合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宜居宜业

目前,优质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城市病”日渐凸显,而小城镇的吸引力日渐下降,城镇发展面临不均衡的窘境。 “既有产业,又有城市,两者互为一体,人才能留得下来,产业才能越做越强,城市才能越来越有吸引力。 ”民建安徽省委有关人士建议,推进“产城一体”,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严控城镇建设盲目扩张。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省人大代表邹国强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开展试点时首先要规划先行,然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

高水平的城镇管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省人大代表余焰炉说,要重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注重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完善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宿州代表团的王美荣代表说,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及验收标准等,推进全省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提升全省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比城镇建设更难的是要永葆城镇的活力。寻求产业支撑,要量力而行。为此,民建安徽省委有关负责人建议,突出绿色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审核,加强综合能耗管理。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从投入强度、产出密度、税收贡献、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五方面设立综合准入门槛,切实提高资源节约利用率。(记者郑莉、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