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上半年舆情报告(教育篇):教育系统多名官员被查

10.08.2016  18:43

    教育官员腐败、校园暴力、聚焦高考、论文抄袭……2016年1月—6月,安徽教育领域舆情态势以负面为主,教育部门舆情处置能力较弱,一些负面舆情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致安徽教育整体形象受损。

  本刊分析发现,“宿州贫困生请吃饭事件”“芜湖女大学生宾馆坠亡事件”“安徽教育系统腐败窝案”位列上半年安徽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的前三名。

  舆情概述

  (一)安徽教育系统多名官员被查

  上半年,安徽省教育系统官员频频落马,级别也不断升高,成为继安徽广电系统之后又一重灾区。

  5月17日,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德林因涉嫌受贿被检方立案侦查;5月22日,合肥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正厅级)汪敏违纪消息被安徽教育纪检监察网首次披露。此外,3月28日,经安徽省检察院指定管辖,六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原处长袁文(正处级)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3月29日,经省检察院指定管辖,六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省教育厅原调研员喻远宝(正处级)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除上述官员外,此前,合肥师范学院原副院长李继承(副厅级)、皖西学院原院长夏鹭平(正厅级)等人也相继落马。

  上半年,安徽教育系统窝案频发,成为当前安徽反腐重点领域之一。在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坦言:“厅机关有关党员干部被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预防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长效机制建设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推进。”

  舆论认为,教育腐败案频频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部门的形象,还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造成负面影响。

  (二)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2016年年初,有网友爆料,马鞍山市某中学部分学生以打架取乐,拳打脚踢骂脏话。当地公安部门回应称,涉事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已经联合教育部门对其予以批评教育。

  此后安徽多地又陆续发生多起校园暴力事件。

  如广德县一中学生不忍校园欺凌,割腕自残;黄山市某高三女学生被同学“下药”等。

  校园暴力事件已不仅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屡屡出现拳脚相加的场面。如宿州市一小学女生只因未买指定教辅,被班主任当众打耳光;池州“暴力老师”揪孩子头撞墙;蒙城县范集中学部分学生群殴监考老师;泗县教师用水管殴打数名成绩差的学生等。

  上半年,校园性侵事件也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如太和县一74岁返聘教师半年内猥亵10余名幼女;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一名老师带女学生K歌,趁其醉酒后实施性侵;定远县一名副校长被指爱打女生屁股,几乎全裸让女生叠被子等事件,不仅令教师整体形象蒙羞,也引发舆论一次又一次聚焦关注。

  (三)论文抄袭事件引发热议

  2016年2月份,有网友网上爆料称,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喻晓东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同门师兄。媒体报道后,安徽医科大学撤销了喻晓东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注销其学位证书,撤回其在中国学位论文网等上传的学位论文;停止其导师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

  随后,又有多起论文抄袭事件被媒体接连曝光。

  3月,多家媒体报道称,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2007届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之后,经过调查确认,学校决定撤销两人硕士学位,取消其硕士生指导老师资格两年。

  5月,安徽大学再次被曝出论文抄袭事件。据媒体报道,安徽大学法学院2005届一名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而涉嫌抄袭论文的张某是安徽安维律师事务所主任,并且受聘成为安徽省工商联、安徽省房地产商会法律顾问。很快,安徽大学决定撤销张某法律硕士学位,其导师停带研究生一年。

  论文抄袭事件屡见不鲜,然而抄袭者连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都一字不差,甚至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完全一致,如此明目张胆地抄袭令舆论吃惊。这不仅拉低了人们的认知底线,也暴露出高校在学术论文评定、审核把关等方面存在重大漏洞。

  媒体评论认为,除了严惩抄袭者,教育部门和高校更需要反思:如何补牢“抄袭门”背后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术尊严。只有彻底铲除学术造假、剽窃的生存空间,才能还学术一个清净的世界。

  (四)高考话题仍是热点

  每年高考前夕,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六安毛坦厂中学总能吸引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今年也不例外。从考前探访到“最后一课”、高考标语,从家长跪拜“神树”到万人送考……考生与家长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聚焦在镁光灯下,成为安徽今年高考的热门话题。

  今年高考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发生在池州市石台县的高考“眼镜门”事件,也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目光,引发诸多媒体轮番报道。事后,不少媒体发问:眼镜没有错,考生没有错,监考人员也合规,究竟谁错了?错的只能是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制度的人以及制度本身。

  “高考状元”也成为舆论热炒的对象。从考前为考生营造良好考试环境,到考试时的全民关注高考作文题,再到成绩揭晓后,对“状元”连篇累牍的报道,这都是高考所引发的后续效应。与此同时,商家热衷挖掘“状元”的商业价值,各个教育部门、学校不同程度的默许甚至配合,以及媒体深挖细节的引导,更是助推了大众对“状元”的围观热捧。

  教育舆情特点

  梳理上半年安徽教育舆情事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负面舆情居高不下

  负面舆情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上半年安徽教育舆情的显著特点,这也使安徽教育系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舆情压力。从上文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十大教育舆情事件中,负面舆情占据大多数,多起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甚至质疑,让教育系统形象受损严重。

  “宿州贫困生请吃饭”“芜湖女大学生酒店坠楼身亡”“黄山高三女学生被‘下药’”“石台县高考‘眼镜门’事件”等都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关注。由此可见,教育舆情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理不到位或披露不及时,很容易引发舆论围观,让事件陷入不可控状态,引发更严重的舆情危机。

  (二)部分舆情传播周期长

  教育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很多舆情事件由于处置不当,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消退,长期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宿州贫困生请吃饭事件”。该起热点舆情事件虽然发生在2015年11月,但是直到今年3月,仍然有媒体对该起事件的后续进展进行追踪报道。

  2015年年底,“宿州贫困生请吃饭事件”被曝光后,涉事宋庙小学校长被撤职,舆论渐入沉寂。但随着2016年1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系列报道后,该起事件再度成为全国舆情热点事件。再次说明,一起舆情事件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形象,有时其负面影响还会蔓延多日。

  (三)同类舆情事件反复出现

  观察上半年安徽教育舆情热点事件不难发现,某些舆情事件长时间内反复被聚焦,且类似事件多地都曾出现,如校园暴力、性侵、学生跳楼等。

  这类舆情事件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冲击社会道德底线,较易刺痛公众的敏感神经,当其接连发生时,往往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从而给主管部门形成巨大的舆情压力。

  同类舆情事件为何会反复出现,无疑值得深入追问并检讨反思。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如何更好地应变和负起责任,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国内舆情热点“辐射”省内

  上半年,全国多地中小学被曝存在问题塑胶跑道,一些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流鼻血、眼睛红肿等症状。本是为了促进孩子健康而修建的塑胶跑道,却屡屡成了伤害孩子的“毒手”。

  这样高敏感度的话题,也让安徽家长开始关注身边是否存在类似问题跑道。因此,桐城市学生家长反映当地同安小学在建塑胶跑道出现强烈刺鼻气味,一些学生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有的还流鼻血,从而引起媒体关注,最终成为一起舆情事件,也就不足为奇。

  类似上述国内舆情热点与省内舆情形成同频共振的现象开始逐渐增多。如国内高招指标跨省调剂事件引发湖北、江苏等多地考生家长上街聚集,随后也引起安徽部分考生家长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并采取相同手段进行“维权”。

  舆情应对存在的不足

  梳理上半年安徽教育舆情可以发现,在应对突发舆情事件时,教育主管部门仍存在试图遮掩、反应迟缓、回应不当等“病症”。

  试图掩盖舆情事件。以“宿州贫困生请吃饭事件”为例,事情发生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想的不是立即调查处理,反而积极协调媒体“灭稿”,企图将事件“扼杀”于萌芽状态。而面对上级调查组调查时,当地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仍不知悔改,进行串供,最终导致市区两级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应对舆情事件时反应迟缓。以“黄山高三女生被‘下药’事件”为例,当该起事件在网络上已经沸反盈天时,当地教育部门却称不知情,相关领导甚至嘱咐不要接不熟悉的电话。直到事发四天后,教育主管部门才通过官微进行回应。可以说,应对舆情事件仍抱着“鸵鸟思维”,也是助推该起事件舆情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

  回应不当加剧舆情升温。以“石台县高考‘眼镜门’事件”为例,石台县对外通报“都没错”的调查结果后,不少媒体认为,官方的生硬通报缺乏对当事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进而激起舆论对该事件新一轮的拷问。

  应对建议

  正确认识应对教育舆情的重要性。由于教育话题普遍关涉民众切身利益,一直以来都是网友关注和吐槽的重点对象,一旦不能妥善应对和处理教育舆情,极易带来巨大压力。原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就有可能伴随着舆情的聚焦和发酵,形成舆论热点。

  面对舆情宜“疏”不宜“堵”。网络舆论虽然产生并流传于网络上,其根源还在现实生活。当舆情发生后,一味地“封杀”并不是好办法,因此应该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疏导舆情,同时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传达有效信息,适时引导舆论,才能有助于舆情压力的释放和消解。

  提升应对突发舆情事件能力。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如何积极、迅速、乃至有技巧地应对舆论压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能力,是关乎自身公信力的提升、形象修复和美誉度传播的重要举措。

  因此,教育系统从上而下有必要学习掌握正确处置舆情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舆情监测、处置和舆论引导的能力,才能在发生舆情事件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应对。

  (本文选自《网络舆情》内参安徽版2016年第27期,作者:鲁先红)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