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大 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

08.12.2014  11:19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是安徽农业大学的校训,“大别山道路”精神是该校的精神凝练。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以“大别山道路”精神和校训为载体,构建了集“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典型引导”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

  安农大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多个层面,大力推进校训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教材上,编写了《理想、责任、使命——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纪实》《泥腿子教授——胡承霖》《青春耀江淮——安农村官》等教材,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丰富了校训精神的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安农大还充分利用校史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别山道路”的扶贫点、覆盖点等,开展生动有效的校训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有诚信、有自信、有责任、有能力的安农人。并且坚持典型引路,推出了胡承霖、李尚庆、耿照玉等一大批优秀师生典型,构建了一个从省级、校级到学院的先进典型体系。学校还广泛开展以“重走‘大别山道路’、培养‘三农’情结”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