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区的守夜人——高新公安分局综治联防大队侧记

27.11.2014  13:09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我市大蜀山南麓,长期活跃着一支风雨无阻、24小时巡逻于大街小巷的专职联防队——高新公安分局综治联防大队。作为高新区“群防群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公安机关的组织领导下,他们配合辖区警力执行安保执勤、巡逻防控、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保一方平安默默付出,获得了辖区群众热情点赞。据悉,自2012年以来,综治联防大队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30余人,协助侦破案件200余起,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128.6万余元,今年以来,高新区“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6%。
   大名鼎鼎的“刘和山抓捕组
  “老刘,又来啦?今天一切正常,有事给你打电话……”当联防直属队队长刘和山来到兴园小区时,门口的保安像老街坊一样熟稔地和刘和山打招呼。
  在辖区很多居民眼中,今年48岁、身材中等、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老刘可是一位“名人”。自2005年综治联防大队成立就加入到队伍里的刘和山,最擅长抓盗窃“现行犯”,经年累月,辖区居民都把他当成了便衣警察,向他提供线索,人们说,老刘瞄上的贼,准跑不了。而以他命名的“刘和山抓捕组”更是成为综治联防大队最具战斗力的一个小组。
  2014年初,高新公安分局多次接到辖区兴园小区电动车被盗警情,引起联防大队高度重视,大队领导要求加大巡控力度,协助刑侦部门侦查破案。接到命令后,“刘和山抓捕组”迅速行动起来,经验丰富的刘和山利用公安“天网”视频监控获取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等线索,将相关截图分发到每个组员手中,并通过案情梳理出嫌疑人的作案规律,有的放矢地对案件高发时段和区域开展严防死守。
  经过20多天布控,4月23日12时许,刘和山和四名队员在兴园小区巡逻时,突然发现一名体貌身形与嫌疑人极为相似的男子在小区停车棚附近逗留,形迹可疑。联防队员立即上前盘查,嫌疑人见势头不对,转身撒腿狂奔。刘和山和队员一边紧追不舍,一边将警情向辖区派出所报告。增援力量火速赶到现场形成合围态势,而此时,嫌疑人已经逃窜到小区8号楼附近并失去踪迹。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地毯式搜索后,队员们在六号楼天台上将精疲力竭的嫌疑人胡某某(男,32岁,安庆人)成功抓获。
  “嫌疑人摩托车不熄火,总是在停车场逗留,东张西望,基本上就有戏了……”9年的工作经历,让老刘渐渐练出了一套有效识别犯罪嫌疑人的丰富经验。可即便如此,工作中也时常会遇到危险。2012年6月,大蜀山烈士陵园接连发生多起电瓶车、摩托车被盗案件。刘和山和队员经过摸排走访,接连打掉五个盗窃团伙。在抓捕嫌疑人时,一名嫌疑人驾驶摩托车夺路而逃,将飞身上前阻拦的刘和山撞倒,老刘挣扎着爬起来后,最终在队友的协助下将嫌疑人抓获。回家之后才发现,裤腿被撕开一个大口子,全身多处淤青、红肿。
  “危险肯定有,可只要咱们分局联防队和群众信任我,我身体还行,就一直抓下去。”说到这,老刘又笑了起来。
   180名平安社区的“守夜人
  “像老刘这样的骨干,不仅给联防队员树立了榜样,也给民警树立了榜样,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工作状态,更让我们尊敬。”高新公安分局副局长刘涛介绍,综治联防队是该局构建群防群治网络的一部分,“建起综治联防队,不光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对我们来说也是多了个得力助手。
  高新区内回迁小区和老旧小区数量较多,具有“占地面积大、防范设施薄弱、人口流动性强、居住人员复杂”等特点,一直以来治安环境复杂、可防性案件多发。2005年,高新公安分局正式组建高新区综治联防大队,将其视为警方一支重要辅助力量加以建设,不断创新巡防模式、织密防控网络,努力压降发案。尤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队伍由最初的30名队员壮大为现在的180名队员,逐渐形成了对社会面的易发案部位在重点时段进行徒步巡逻、电动车巡逻、巡控车机动巡逻和便衣抓捕组重点驻守等时空相互有机衔接的格局,实现了“白+黑”、“1+1”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巡逻防控的密度和管事率,案件压降成效显著。
  2014年5月下旬,辖区梦园小区多户居民家中被盗,且数额巨大。联防大队主动请缨,在梦园小区周边设立卡位进行巡逻。6月19日凌晨2时许,两个黑影从梦园小区西围墙窜出。联防队员发现后立即包抄上去,“黑影”很快窜入蜀峰湾森林公园,消失在丛林中。“遭遇战”失利,队员没有气馁,凭借经验,他们认定犯罪嫌疑人一定会返回市区。于是,进一步扩大卡点范围继续展开巡控。果然,40分钟后,正在沿路步巡的联防队员眼前一亮,发现一可疑男子正鬼鬼祟祟贴着墙根疾步前行。两名联防队员快步赶上,将可疑男子控制住,当场缴获2台笔记本电脑。经过现场了解,几名犯罪嫌疑人从外地流窜到合肥后,租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内,打算在合肥“捞点外快”。当晚一共4人到梦园小区作案,除走失的同伙,还有2名同伙仍在梦园作案。
  得知线索后,分局刑警大队立即牵头组织抓捕。几分钟后,刑警大队4名民警赶到。5时许,“收获颇丰”的犯罪嫌疑人从梦园小区围墙翻出时,还没站稳脚跟,就被等候多时的民警、联防队员一网打尽。
   半军事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
  联防队的出现,把维稳综治工作延伸到社区,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持续稳定,为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障。据统计,自综治联防队成立以来,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370余次,参加大型活动安保168次、协助执法执勤200余次。2012年以来,通过巡逻防控抓获、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430余人,协助警方侦破案件200余起,挽回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128.6万余元。
  成绩与管理密不可分。高新公安分局在公开招募联防队员工作中明确规定,所有应聘人员需经过公安机关审查、考核,然后参加岗前培训,最后签订劳动合同。在招聘环节,应聘人员必须出示无犯罪记录证明,联防大队大队长储强军对记者强调,这是对应聘人员的一条铁律,一票否决。同时制定《高新区综治联防大队管理规定》,明晰联防队员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和工作纪律,确保联防队员在日常行为和辅助执勤中,有章可循、目标明确。
  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半军事化管理”。这一点也从联防队的集体宿舍中得到体现:叠得棱角分明的被子、摆放整齐划一的个人洗漱用品……所有联防队员统一吃住,在上岗前及日常训练中,队列训练、安全防护、格斗技能、法律法规和盘查技巧等科目贯穿始终;每年进行不少于2周的集中轮训,渐进补充公安基本业务技能、公安职业道德、执法执勤礼仪、群众工作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这种半军事化管理无疑大大增强了联防队的正规化与规范化色彩,也令不少应征者望而却步。但依然有许多人留下并爱上了这里。这与“人性化关怀”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辖区高新公安分局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解决了联防大队办公用房问题,联防队的办公条件大大得到了改善。2013年,该大队还专门配备了36台装备了警灯的电瓶巡控车,大大加强了日常巡查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半军事化管理是严格,但管理中也有人性化服务队员的一面,这样队伍才团结、和谐,有凝聚力,队员才有归属感。” 储强军说,大队从政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励、工作上爱护几个方面,增强队员们的集体归属感。自成立至今,大队先后有4名队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2名队员考入公务员队伍,34名队员分别获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公安分局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