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土地二次利用节地增效

14.10.2014  17:11
          宁国市通过政策激励、强化服务等措施,制定严格的低效用地处置办法,加大约束措施落实力度,倒逼企业自觉节约集约用地,力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企业活力,节地增效显著。
        一是建立低效土地“约谈”机制。该市土地二次利用领导组设立项目节地专职联络员,提前介入、优化程序,鼓励企业共享配套设施,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对规模以上运行正常存在低效利用土地情况的企业,由开发区领导“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约谈中要求被约谈单位就土地的取得、土地出让合同的履行、投资强度、纳税及闲置低效土地利用产生的原因等情况做出说明。安徽双津集团公司的医用新材料生产基地,由于一度资金困难,投资强度未达标,产出率不足而被“约谈”。公司被约谈后,加快融资力度和建设步伐,现已全额投资生产,低效用地整改任务按期完成。
        二是腾笼换鸟,推动企业重组活地。对一些经营不良或破产企业,由相关单位牵线搭桥,引导鼓励实力企业收购重组,对重组后的企业给予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支持。宁国中冠公司破产倒闭后,开发区管委会主动衔接中集有限公司进行收购,并在相关规费上给予减免,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对经济实力不强、生产效能低下、土地利用率低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腾退原有厂地。安徽天目兰普电气公司受银根紧缩影响,2012年受让的一宗49.5亩土地扩建项目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开工建设,宁国市政府按原供地价格收回该宗土地并重新挂牌出让给安徽科正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该宗地上的PVC流水线已竣工投产。
        三是机器换人,推进企业增效节地。支持企业实现升级换代,实现生产装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用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做到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对一些自愿退出低端产业生产,新上符合产业导向项目的企业,政府予以相关政策支持;如裕华公司原来生产家电低端电容器,通过引进专业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已转型生产高压电力电容器,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缩小了占地空间。
        四是建设标准化厂房,向空中要地。按规定用地规模小于30亩的中小企业,原则上要求进入标准化厂房。经济技术开发区吸纳社会资金开发“工业地产”,建设标准化厂房136.25万平方米,入驻小型企业710家,腾退土地136亩,重新安排用地项目5个。宁国电子元器件创业园,清一色多层标准化厂房,已入驻龙驰科技等企业17家,并形成了上下游的产品配套服务,实现了产业集聚效应。
        据悉,宁国市2014年共收回并二次利用土地19宗529.6亩,86宗1029.5亩低效闲置土地被激活利用, 用地增效近200亩,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提升29.23%,亩均税收由7.6万元提高到9.3万元。(程棋奎 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