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院认真做好毕业生教育工作

04.06.2014  11:10
  为了做好2014年毕业生教育工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结合学院实际,为每位同学印发了《温馨提示-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的一封信(点击查看),提醒同学们做好离校的各种准备。同时,学院就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感恩教育等方面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举办优秀校友报告会

3月29日,学院邀请2012届法学专业选调生做校友报告会。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学生干部的学习、工作经历,与毕业班同学分享了基层工作的难忘经历。他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能够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矛盾,通过一件件实事一定能让群众接受你;年轻就是资本,但青春一定要在砥砺中闪光……他叮嘱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树立梦想,夯实学业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到基层建功立业。

 

 


(2012届法学毕业生做校友报告会)

 

班主任做好毕业主题班会

5月20日,学院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例会,专题部署毕业生离校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弥明就做好毕业生爱校荣校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工作进行了安排。他要求各毕业班结合实际,根据上述主题组织开展好最后一次班会。各班级结合毕业答辩、考研(考公)经验交流会、毕业典礼、谢师活动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毕业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安全、文明和感恩离校。

 

党员履行最后一次承诺

学院毕业生党员143人,占全体党员的50%。毕业生党员在日常培养教育中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培养、理想信念传递、学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其中考取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的达43人,拟录取的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的多人(多数都在政审)……被录取的同学深入2011级各专业,现身说法和同学们分享考研(考公)心得体会,在朋辈辅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月中旬—5月25日,学院党委为每一位毕业生党员印发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生党员文明离校倡议书”。在倡议书中,号召毕业生党员牢记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与责任,履行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承诺。希望他们在“文明离校,共建和谐校园”、“积极工作,努力服务社会”、“感恩农大,不忘母校培养”、“开拓进取,立志报效祖国”等方面给全体毕业生带好头、做表率,用行动践行党员身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毕业生党员倡议书)
  党政领导深情问候话离别

5月27日,是学院毕业答辩的第二天,学院党政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在一天的答辩评审后,不顾疲倦深入毕业生宿舍,为同学们送上亲切的问候和深深的祝福。他们希望同学们牢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继承农大人光荣的传统。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母校永远是同学们温暖的家,希望同学们把母校当成自己的坚强后盾,常回母校看看。

 


(学院党政领导到宿舍看望毕业生)  

党委关心特殊群体

针对“双困生”群体,学院党委精心挑选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组建“就业工作坊”师资队伍,帮助“双困生”群体正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引导他们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帮助“双困生”群体处理好环境适应、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缓解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时、有效、合理地疏导毕业生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顺利步入工作岗位。

 

青春不散场,期待再相聚

6月的炽热催人匆匆。连日来,毕业生以照片、视频等形式作别同学、老师和农大。一个月后,同学们即将奔赴全国各地,开始新的征程,但曾经的热血青春早已融入农大的一草一木。多年后打开曾经的相片,是学院见证着你的青春记忆。沉着、坚韧是骆驼的精神。老师们殷切希望,同学们像大漠的跋涉者,勇闯人生的“玉米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永远昂首阔步,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

社会是一部书,需要我们刻苦地去攻读它,领会它的深切含意,续写新的篇章。青春不散场,期待再相聚!(通讯员:卢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