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举行

18.11.2015  13:54
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举行 -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举行 -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举行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侧记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人说‘不任性妄少年’,青年学生们总是任性的,我认为‘任性’可以,大家可以‘任性’地飞扬青春,施展才华,张扬个性!但同样牢记:任性而不妄为,守规矩方得始终!”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叶超群在我校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博文写作中这样表达了自己对青年的看法。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如何练就这样的能力?怎样才是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辅导员?在我校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47名参赛辅导员通过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班情熟知、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六个环节,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做出了精彩的诠释。在两天的比赛时间里,参赛辅导员们凭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出色的风采展示,为现场师生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

主题班会诠释责任  引领思想培育英才

  在“主题班会”的比赛环节,老师们分别围绕当今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我们热爱远在天边的亲密,却忽视了近在咫尺的疏离。”传媒学院辅导员闵小军用一篇网上获赞无数的帖子启发了同学们对于智能手机利弊的探讨,引出了班会的主题:宁为“爪机党”,不做“低头族”。
  “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大学生脱离了课堂本质,带来了深度阅读缺失、对传统文化漠视、感情表达浅表化等一系列问题。”闵小军表示,“希望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亲身体验,在情景中身临其境,分析手机依赖的根源,并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教育引导与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使用手机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操龙德老师在班会上发起了“手写一封家书”的活动,联系“老人27字家书,让孙女‘泪奔’”的微博热门话题,让学生们用最原始的纸和笔,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在书写中进一步感受和体会情感回归。其他的老师们也是各尽其才,制定调查问卷、录制微视频、观看情景剧,从班会的筹备、现场、课外延伸各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划。“对个性鲜明的‘90后’来说,单纯的说教已不再适用,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班会显得尤为重要。”操龙德说。

青春作伴理想护航  师生谈话相伴成长

  学生沉迷网络、旷课,家境贫寒、内心自卑,或是情绪高涨,发布微博散布消息……大学校园里随时会遇到的这些问题,这可没有难倒我校的辅导员。在“谈心谈话”比赛项目中,选手需任意抽取一道案例,在6分钟的时间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面对由工作人员扮演的学生,他们遇到了不同的麻烦。面对“学生”的“刁难”,选手们沉着应对,解答学生疑问,为他们指明方向。
  面对和宿舍室友关系紧张、孤独无望的“小丁”,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杜百忍老师以学生半夜生病,室友背她去医院;举办寝室羽毛球比赛等案例向“小丁”说明了室友的友爱。他指出现在的大学生要学会长大,学会融入集体。来自美术学院的孟莉老师也碰到了同样的室友关系难题,“我们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他感受到你真诚的关爱,自然愿意和你敞开心扉。
  比赛场上精彩纷呈,参赛选手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精彩的对话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来自美术学院的孟莉老师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谈心谈话”项目的第一名。“和学生谈心应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理想、洋溢青春气息的群体。在引导他们的同时,对我们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就像俗话说的一样,‘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和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学生一起相伴成长的过程。

紧跟时代脚步坚定 培养多元专业队伍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小陈玩手机被李教授善意提醒,却当场顶撞老师:‘学习大学生道德修养有用吗?我的同学没上过大学,没上过思修课,照样挣大钱。”李教授将这一事情告知了辅导员,作为辅导员你该如何处理呢?”来自法学院的汪博武老师,从三个层次对这个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处理,首先要立即解决的是课堂冲突,做好小陈当堂顶撞老师的处置。关键问题是学生对思修课的课程认同,然而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
  “学生的某个具体问题,我们很好处理,但是思想上的引导却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作为担任了8年辅导员的汪博武来说,他对职业能力有了自己的理解。“时代在发展,思想浪潮也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恰恰是最活跃的。”他指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辅导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职业能力要多元化,要紧跟时代步伐,坚定脚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才能密切掌握学生的动态。”汪博武说。
  作为此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亦亮教授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做出了自己的诠释:“辅导员是一个全能、奉献的职业,要把辅导员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明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上届相比,本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灵活,效果上更加务实,较为全面地检测了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经过两天的角逐,安庆师范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圆满结束。经济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法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分别获得本次比赛团体前九名。
  第四届的比赛已经拉下帷幕,但是辅导员的成就,不只在赛场,而体现在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天。“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很能干。辅导员很重要,一个好的辅导员能影响到一批学生。”校党委书记何小祥在看望参赛选手时如是说。(文/学生记者 孙燕婉 丁晓燕 吴悦 图/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