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莲花佛国九华山

29.06.2015  19:23

莲花佛国九华山

文/孙梅

  流年日深,尘世纠缠,身在其中诸多牵绊,时光愈远,思虑于很多事找不到一个答案,向往出尘脱俗,求一处世外清静之地反观我心。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的一首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扑面而来时,九华山便于幽梦深处缓缓走来,在梵音清唱中走向那一片莲花佛国,仙境之地,参佛悟禅,除污去垢。

初识九华山

  时值初晨,微光薄透,窗外凌空的一声鸟鸣,脆如甘竹,将酣睡梦境中的人唤醒。信步而行,走入微烟环水中,一夜的淋漓小雨,此时已停,水汽侵漫,将这一片亭台楼榭温柔的拥入怀中。四顾眼前是白墙灰瓦,层楼叠院、高脊飞檐、亭台楼榭一派典型的徽派建筑。植株青翠,绿叶晶莹,而岁月已进寒冬,这一片风景仿佛不被时光左右,只有春花秋月的安宁,不曾被风刀雪剑所扰乱。

  依路前行,渐入山中,只见两旁山势并不陡峭,山形柔顺而温婉,让人顿生亲近。山上植被茂密,郁郁葱葱,大片大片的凤尾竹在风中摇曳生姿,高挺的针叶松直指天际,枯黄的茅草并不曾腐烂,依然相拥着挥手摇衫,还有更多不知名的草木长势汹涌,满满腾腾的将每一座山装扮的美不胜收,小雨又来,被雨水冲洗过的绿叶、茅草更显精神抖擞。恍惚间眼前是层峦叠翠,延绵不绝,山顶烟雾缭绕,白云升腾。真是美不胜收,如入画卷中。

  继续前行,有雾袭来,初时还可看清周围风景,很快雾气加重,对面也不可分辨。过不多时,突然云开雾散,眼前一片清朗,这时往下俯瞰,但见白色云团已在山脚,远处漂浮的几个山头如大海中的帆船,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又似朵朵芙蓉出水。远处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条正在酣睡的巨龙。突觉身已脱离尘世,进入天宫神院。

  行不远处但见一高耸石门坊,横额上刻着“九华圣境”四个大字,驰过迎仙桥,渐次进入仙境之中。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它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原来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大大小小有99座山峰,有九座山峰特别突出,所以称为九子山。诗仙李白来九华山游玩,看到层峦叠翠的山峰,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诗中把九子山的山峰比作盛开的莲花,后来人们就将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在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最后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的苦行和圆寂后的肉身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很相似,所以就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佛教徒们称他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因此被视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每一天,都有人跋山涉水将佛寻找,只为尘世里的诉求。每一天,都有人点燃一盏祈愿灯,在佛前长跪不起,只为这世间无法了却的夙愿。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都由心生。

  越过高大的殿门,进入肉身宝殿,只见大殿内烟雾弥漫,点燃三株香,四面环拜。高大慈悲的菩萨像低眉顺眼,黄色蒲团上躬身叩倒,人生在世所求无非功名利禄,然而一切皆虚幻,终究梦一场,但身在凡尘,无法免俗。殿内梵音似有若无,清静自心底而生,这一刻安然而宁静。方悟得佛家追逐的宁静是一种安适,宁静是一种心怀澄澈的美丽,祛避喧闹和烦扰而积蓄着致远的知识,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籁兴自浓,在宁静中留住纯真,在宁静中寻找真实,得益着属于自已的自由超脱空间,也许就是大涵养,大智慧的收益者。在这一望无际的山峰之巅,真仍:"心收静气寻真乐,放眼长空得大观"。起身,离开,蓦然回首,门楣上悬刻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我心茫茫,佛法无边,唯其不准才有大用,才有发挥的空间,两千年不衰,天地间永驻,大慧大觉,谈佛说禅时,其实是在探寻自我,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先知,这就是佛教正真的魅力所在吧!

  山水一梦,与佛结缘。初次相见便已受益匪浅,阡陌红尘,重逢已成心愿,挥手那一片莲花佛国,在浅色光年里,想要宽容地珍惜。世事苍茫浩荡,愿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随遇而安。

重逢九华山

  与这一程山水必将重逢,因为与佛有缘。若说,初见只是惊鸿一瞥的短暂相遇,惊艳却是植根心底的小芽,在日升月圆间,渐次长大,让我在每一次的梦牵魂萦处,频频回首。想念历经分秒的洗礼,而后,成行渐渐水到渠成。

  大钟洪亮悠远的声音和浑厚的唱经男声将我从混沌中唤醒,侧耳倾听,声音渐停,接着清脆的木鱼声响起,男声开始领唱,磬声悠远,鼓声浑厚、几种乐器伴奏而行,渐渐众人的声音多了起来,阴阳顿挫铿锵有致,一场美妙的音乐开始了。闭上眼,让心灵沉醉其中,随着佛乐的平稳感受心灵的呼应,忽然间一切都置于度外,身体化为无形,只有一点意念,如驾一叶小舟,停泊于平稳的水面,有月光温和,一阵清风后,水波一叠一叠的慢涌而来。又如,茫茫白云之上,自由的翱翔,只见前方万道霞光,踏云向那霞光而去,心中无物,时间静止,没有了万象的概念。佛乐渐停,思绪折返,才知已身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佛光佑护之地。

  红尘摆渡,与这一片风景再见已是夏季。我佛慈悲,老天也额外恩赐。早起,天气晴好,太阳早早越过山顶,山间雾气全消,山水以真面目示人。远处是漫山遍野的绿,各种植被经昨夜雨水的润泽,更显葱茏茂密,近处是山花烂漫,随清风摇摆,如舞娘微动的衣裙,黄色的小花居多,丛丛开放,配上绿色叶片甚是娇美。空气清新夹杂花香叶味,不由闭上眼深深呼吸,将身心放空,那些世俗的凡气消散,把这美妙的感觉永远的留驻在生命里,以后每每在尘世中沾染了污垢,用它来清洗。

  石阶两旁有山泉潺潺,野草莓成熟了,鲜艳的大红色不顾叶片的阻拦,向我们招手,俯身摘取,放入口中,一丝微酸刺激整个味蕾。几株瘦樱在头顶的矮树上偷笑,一阵微风摇落下熟透的果实,送给我们解馋。不知名的爬藤植物从坚硬的岩石缝隙钻出,在风声月影里渐次生长,不为贫瘠的土壤所限,吸收天地之灵气,茂密如绿毯般将单调颜色的岩石妆点。大山是如此的慈悲,收纳所有的物种,只要你愿意生长,就会为你提供养分、空气和阳光,而它于人的不光是无尽的风光,还有它源源不尽的果实,用它的胸襟包容着人类乃至整片山上的万千风物。

  再次拜访肉身宝殿,殿前依旧香火缭绕,人来人往,因为走的是小径,不曾望到宝殿的正面高大的石雕大门。这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的雕像,真正的肉身在塔下的地宫,一般人是不能见到的。走入大殿,我又一次躬身拜倒在菩萨前,抬首望向菩萨慈悲的面容,将心中疑惑诉于菩萨听。

  叩拜菩萨之人渐渐多起来,凡人只求菩萨多多赐予,金钱、名利、多具贪嗔痴,又有几人能幡然醒悟,知道佛法的真谛?殿内有带发几位女居士,跪着诵经绕殿前行,神情虔诚。出门见到一位西藏喇嘛,身穿红衣,围着大殿外边转边高声念经,又见两个青衣僧人在殿外席地而坐,手拿经书正在诵经,眼中所见皆是众人对地藏王菩萨的虔信。

  午后前往百岁宫,沿途山间溪涧发出阵阵轰鸣,溪水千回百转,冲出峻峭的岩石,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奔向前方。山如披纱,林如蒙烟,风光旖旎,植被茂密,俯瞰山下,仿佛已经步入了仙境,云雾在四周飘荡。这座寺庙建筑在高低起伏的岩石之上,错落有致,独具匠心。寺下不远处有一山亭,题为兜率院,有以山亭作寺门之意。穿过山亭,约行百步便到达峰顶,石库式的大雄宝殿门上方,悬挂着“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楷书寺名竖题,出自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之手,十个大字金光闪闪。百岁宫里僧侣的诵经声和焚香炉飘荡的烟雾流泻出恰远还近的情怀,在这飘渺圣洁的氛围里洗涤心灵,纷乱尘世里的些许忧伤,已荡然无存。

  站在观景台,遥看对面波澜起伏的山峰,山崖间的寺庙殿宇,尽览九华佛韵,心情异常宁静。天然睡佛近在眼前,只见睡佛如真人一般,连根根睫毛都能看见,他头枕天台群峰,面仰天际,鼻梁高耸,面庞饱满,下颌圆润,喉结突出,整个面部慈善可亲,形象十分逼真,真可谓“横看是山,竖观为佛”,不由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山间极易起雾,于雾中登临万佛塔,上下用了两个多小时。雾气看似很大,到了山前渐渐散了一些,五六步之内看的还很清楚,天气凉爽,正适宜登山,游人不多,我们说说笑笑很快来到了回香阁。回香阁,始建于明代,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位于东岩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石级上天台必经之地,昔日香客朝拜天台,在这里烧第一炷香,返回时又烧最后一炷香,故称回香阁。古庙原有殿宇两幢,时间太久便毁弃了。明代高僧智旭在此修持多年,潜研华严经义,著述颇丰,“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清闲即诵经”,描写了智旭大师清静安详的修持生活。

  我们并没在回香阁停留而是直接往上去万佛塔,万佛塔笼罩在一片浓雾中,走进万佛塔这儿供奉的全是药师佛,据说全部用精铜制作,不用一块木料,外观九层,巍峨庄严,是中国最大的铜塔了。连层而上,拜过所有药师佛,登到了最顶层,群山都掩映在雾中。如果天气晴好,站在这儿可以看到下面的群山,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美不胜收,坐落在回香阁的万佛塔像一柱香;站在天台向西俯视,万佛塔象帆船的桅杆,也像是镇守整个九华山城的一枚神针。最美的时刻是有月亮的晚上,宝塔通体流光溢彩,灵珑剔透,悬在半空中,月色如银,撒落九华街,与街市-卜的灯光相辉映,给整个佛国山城营造出浓郁的仙都佛国般的神秘幽境。

  与这一程山水短暂相拥后,又将别离。回首,99米地藏菩萨圣像被群山环拥,菩萨慈悲的面容渐行渐远。而这一片山水伴随晨钟暮鼓,梵音袅袅必将夜夜走入我的梦境,在红尘余生里,期盼再多一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