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毛中”的高考神话?

02.07.2015  10:02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毛坦厂中学这所饱受争议的学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真实的毛中究竟什么样

  ——外界所言“毛中”其实是三所学校,与其他中学相比只是规模超大而已

  每年上万人的考生规模;高考出发时,毛坦厂镇上花炮齐鸣,万人空巷,隆重的送考仪式;连续5年90%以上的本科达线率;数以万计的陪读家长;家长和学生对这所学校的种种正传与误说,让毛坦厂中学这所山区小镇上的中学声名远扬。

  高考前两天,走在毛坦厂中学校园里,记者并没有感受到传说中的压抑与紧张,操场上有打球和嬉闹的学生,放学路上也有欢声笑语的学生。青春飞扬,与你见到的其他高中并无二致。只是学校规模大了很多,操场、食堂、教学楼、游泳馆、艺术楼、体育馆、学生宿舍,鳞次栉比。在青山的映衬下,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所大学,因此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的毛大”。

  据毛中校长韦发元介绍,从规模上看,毛中确实远超一般中学。但外界大多并不了解所谓“毛中”其实是三所学校的所在地,即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以及金安中学补习中心。真正的毛坦厂中学是省示范高中,而金安中学是一所股份制民办普通高级中学,金安中学补习中心是金安中学创办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收复读生。这三所体制完全不同的学校被外界混淆为“毛中”。

  造就毛中神话的是高考达线率。今年高考,毛中达线本科人数再次突破1万人大关,本科达线率高达92%。教导主任余存宝说:“去年入校时补习中心学生平均分是380多分,后来高考平均分469分,平均涨了89分,个别基础好的孩子涨了200多分。 ”复读生在补习中心复读后高考分数上的突破,让毛中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高考“圣地”。作为补习学校,学生来自省内各个城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比例相当。以今年理科36班为例,126个学生中,城镇学籍的有64人,乡村学籍的有62人。尤以六安市和合肥市学生为多,也有来自铜陵、宿州等城市的学生。

  毛中的高升学率从何而来

  ——山区小镇的宁静让师生们远离喧嚣,学生潜心读书,老师潜心教学

  毛中的复读生在一座五层砖红建筑里学习,140平方米的巨型教室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课桌椅,50多间教室无一不坐得满满当当。复读班教室里的学生太多,老师不得不使用扩音器上课。到这一坐,学习就是学生的全部主题。复读生们每天早上6点半全部到校,晚上10点半自习结束,每周只休息半天。在这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一律与学生“绝缘”。因为学习辛苦,每年开学后第一个月里,都有5%至7%的复读生无法适应而退学。学习时间长,作业考试多,是学生们的最大感受。

  补习中心实行的是班主任责任制。班主任管理是毛中教师队伍管理的重点和核心。班上所有任课老师,由班主任自行聘任。班主任除了授课,还要陪学生自习、给学生辅导,放学后检查学生宿舍,全面负责每个学生的管理、教育、生活和身心健康等等。为应对高考,毛中对高三年级班主任有较高要求,只有经验丰富的年轻男老师才能担任。毛中的师资主力多为25岁至40岁的青年人。学生的成绩决定着老师的收入乃至去留,所以老师们一心扑在教学上,他们没有私下办班行为。“毛中高升学率没有秘诀,就是学生一心苦读,老师一心苦教。 ”余存宝说。

  毛中的高考神话与毛坦厂镇的地理位置也不无关系。这个山区小镇远离闹市,离最近的霍山县城也有近30公里。这里安静封闭,没有城市的喧闹与浮华。在毛坦厂镇,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已成为陪读家长、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与学校共同的追求。镇上虽有各种商户500多家,却没有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凡上课时间,镇上居民看到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四处闲逛,一般会主动上前询问、劝阻。这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一个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家长、孩子、学校、社会在合力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学习场。

  怎样看待毛中这样的超级中学

  ——它们的出现是教育现实下的无奈选择,但不值得提倡并推而广之

  来自怀远县的巨凡在金安中学补习中心复读一年后,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巨凡肯定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成绩对得起一年的努力。在毛中,巨凡体验并习惯了一个人独自租房的生活。当被记者问及“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还来不来毛中复读”,巨凡在陷入长时间沉默后斩钉截铁地说:“去,因为这里有可能改变我的一生。 ”

  但也有一些孩子适应不了毛中严格的学习制度,比如有个从合肥来的孩子在经历几个星期的“毛式”教学后,坚决要求退学。他在网上写道:“如果我的人生就是要读大学,我的大学就是要在毛中这样环境中才能达到,我宁愿放弃。自由、思想、空间与时间,只对着一个高考靶子,让我窒息,我只能逃去。 ”记者了解到,因为学习的辛苦,每年开学后的一个月里,都有5%至7%的复读生无法适应,退学离开。

  合肥的高三应届生王沐阳今年高考成绩虽然不到400分,离三本线还有一定距离。可是当被问及愿不愿意去毛中复读时,他和母亲都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现在的社会早就不再是唯分数论英雄了,大学也不是年轻学子唯一的出路,成才也未必一定要通过读大学。我觉得孩子既然不适合学习,那不如放手让他出去闯荡,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同样可以成长。 ”王沐阳的母亲对记者说。

  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的名字与高考是联系一起的。不少媒体在描述这些学校时,或冷嘲热讽或怦然攻击,把这些超级中学当成对今天教育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的出气筒。有些外媒甚至以此作为攻击中国现行制度的“活标本”。

  然而,有教育界人士认为,高考制度依然是当下的一种无可取代的人才选拔工具,毛中、衡水、黄冈这些超级中学则是各自地区里对高考制度的适应者。黄冈靠的是竞赛选拔,衡水靠的是封闭化管理,而毛中用的则是强化训练。在应对高考中,各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让他们出了名。在教育资源尚未实现均衡的今天,这些学校,给来自农村的、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条适合高考、通向大学的通道。

  正如国内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所说,均衡教育在目前还只是一种理想,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位资深的教育人士指出,面对毛中、衡水、黄冈这样的超级学校,用素质教育这把尺子对其批评有自己的道理,但却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是由教育制度和市场共同催生出来的“巨无霸”,他们“存在即合理”。

  “毛中这样的超级中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大加倡导并推而广之。 ”采访中,众多教育专家一致呼吁,加快教育资源均衡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让毛中这样的超级中学不再风光。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