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鲜乳收购价下降2成 奶农站在亏损边缘

07.01.2015  13:26

2013年,“奶荒”曾在全国蔓延,原奶价格攀升,奶企甚至出现抢购;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原本走俏的原奶却面临价跌滞销行情。截至目前,河北等部分地区已出现“杀牛倒奶”的现象。我省虽未走到这一步,但据省畜牧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我省生鲜乳收购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已下降2成。业内人士预计,这种态势还将持续。

奶农  收购价一个月降一回

“从去年9月份开始,生鲜奶收购价几乎一个月就要往下调一次。”郑成富是长丰皖江牧业的负责人,他的养殖场存栏200头奶牛。从2008年开始他就从事奶牛养殖,自称生鲜奶奶业的“好时代”“坏时代”都经历过。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2009年生鲜奶收购价最低只有2.6元/公斤,比矿泉水还便宜;2013年,奶源紧张,价格最高到6元/公斤。而目前的行情,他判断是“冬天来临前夜”。

郑成富介绍说,以他这样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来说,除去疫病等损耗因素,一公斤奶的成本价在3.5元~3.8元之间。目前,由于跟奶企有签约合同,他的养殖场生鲜奶收购价能达到4元/公斤。“这个价格已经是高的了,周边有的养殖场(生鲜奶)收购价只有3.5元/公斤。”郑成富说,按照目前的趋势,收购价肯定还会继续跌。那样的话,他就只有亏本了。

部门  养殖户站在亏损边缘

“现在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郑久坤介绍说,前不久,他们曾在全省范围内做过调研,结果显示我省生鲜奶收购价格持续走低,购销关系不稳定,奶农信心已出现动摇。

郑久坤介绍说,目前,我省生鲜奶收购价因地区差异略有不同,价格高的地区均价达到4.2元/公斤,价格低的地区均价为3.5元/公斤。这一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出现较大下滑:去年此时,我省生鲜奶收购价均价在5元/公斤左右。

调查中,部分养殖场反映在生鲜奶的收购中,不同程度出现被奶企拒收、限收、压级的做法。“养殖户盈利空间非常小,有的已经站在亏损边缘。”郑久坤说,目前奶农信心出现动摇,开始收缩小牛养殖规模,这将直接影响未来两三年的生鲜奶生产规模。

原因  国际奶价倒逼“压价”

此番出现的生鲜奶价格下降,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事实上,北方一些地区,生鲜奶价格早已跌出成本价,河北等地方奶农已出现“杀牛倒奶”现象。

“不论从全国还是我省来看,生鲜奶的产能相对于奶企的加工产能来说,都是存在很大缺口的。”郑久坤说,我省奶企最大加工能力为每年200万吨,但生鲜奶产能只有30万吨。他说,生鲜奶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是国际原奶价格的大幅下调。

去年以来新兴国家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对乳制品需求下降,全球原奶出现供过于求,国际奶价从去年3月开始下跌,一直持续至今。郑久坤介绍说,目前,进口原料粉的价格在2万元/吨的水平,而国内原料乳粉的成本已达到3.2万元/吨。按照预计,今年年底前,国内原奶价格都会是往下走的态势,“5月份可能是最困难的时期”。

影响  牛奶市场或迎“价格战”

原奶价格行情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已反映到终端市场,并且这一趋势还将在年内有更大体现。

上周末,市民李女士发现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竟然在做“买一送一”的促销。她告诉记者,她家孩子比较喜欢喝这种奶,她买得比较多。但以前碰到的促销大多也就是“立减几元”,这么大的促销还没见过。而记者在超市卖场看到,伊利等品牌液态奶也在做促销优惠,而一向“高大上”的进口液态奶也加入促销大军。

不仅液态奶,品牌婴幼儿奶粉也开始出现变相降价。国产奶粉中,以电商为主的品牌开始进入奶粉行业,比如君乐宝婴幼儿配方奶,入市价格每罐仅130元;“洋奶粉”中,雅培与多美滋多款产品的价格也低至200元以下。

省奶业协会人士表示,由于今年3月欧盟将解除对奶牛饲养配额的限制,解禁后欧盟奶产量将大幅增加。届时,全球奶价将会持续下行,我国以进口奶源为主的企业成本也随之下降。包括液态奶和奶粉在内的产品,均有调价空间,可能迎来价格大战。 本报记者 胡霞利

0

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生鲜乳收购价 奶农站在亏损边缘 奶价大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