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更是见真情”

28.09.2017  10:47

比起礼物来说……还有更感人的叫做“患难见真情”尤其对于执手相伴一生的夫妻来说在人生的困难前不放弃、不抛弃一起面对难关才是人生最可贵的感情这话

对于肥西县花岗镇张店村身患尿毒病的男子张家立和他的妻子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就在前不久张家立得到了妻子捐赠的一个肾让人意外的是像夫妻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肾脏移植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这十万分之一的可能竟被这对恩爱夫妻给撞上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捐肾救夫,让人感动,让人震撼不过在妻子张寿华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张家立。2015年年底,张家立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了尿毒症。张家立今年43岁,老家在肥西县花岗镇张店村,夫妻俩一直在建筑工地上工作,一双儿女乖巧懂事,原本幸福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疾病破坏了。2016年底,张家立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浑身浮肿,不能行走。从医生那里他们得知,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换肾,可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合适的肾源呢?情急之下,张家立的女儿张梦玲想到了把自己的肾捐给病危的父亲。捐肾是件大事,张家立担心这样会影响到女儿今后的生活,坚决不同意。为了不再给家人增添负担,张家立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

就在张家立感到万念俱灰的时候,和他相濡以沫20年的妻子张寿华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幸运的是,张寿华和张家立夫妻的血型一致,组织配型竟然也合适,医生决定为他们做移植手术。然而,在手术之前出现的一个小插曲,又让张家立心里有些担忧。今年3月31日,医院为张家立和张寿华夫妻俩做了移植手术,顺利将妻子的左肾植入了丈夫的体内。在失去一个肾和可能失去一个亲人之间做选择,张寿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失去肾,留住丈夫。虽然夫妻是世上最亲近的人,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与亲属肾相比,外源肾能够配型成功实在是一个奇迹。不过肾移植手术之后,患者还面临着一大问题,就是排斥反应。这对于张家立来说,又是一道坎儿。

肾移植手术后,张家立的身体恢复良好,妻子捐的这颗肾脏在他的身体里正常运转了三个多月。正当大家以为张家立顺利渡过了排斥危险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病情恶化得比想象中更快,一家人又慌了神。在最近的一次检查中,医生发现张家立的输尿管狭窄,必须准备手术。这场手术不止难度大,难倒他们的还有手术费用。这一切,张家立的女儿张梦玲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筹集父亲的手术费,张梦玲在网上申请了轻松筹募捐项目,放暑假后,张梦玲也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做兼职赚取报酬。

张梦玲的学校在六安市皖西学院。作为一名师范类院校的大一学生,暑期找兼职,张梦玲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学校周边的辅导班去试一试。当用人单位对这个刚刚上完大一的女孩表现出不理解时,张梦玲也不作过多的解释,她说自己不想拿家里的事去博取别人的同情,但她用劳动去换取报酬,一点也不丢人。张梦玲听学姐说,大学生假期打工,少拿报酬或者拿不到报酬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在引起纷争时没有证据,张梦玲在上班的前一天,自己拟了一份用工协议。就这样,张梦玲半个月内带了三个辅导班,通过自己的努力,挣了1600元,这笔钱是张梦玲目前为止得到的最高报酬。   为了挽救重病的父亲,这个暑假,张梦玲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校外勤工俭学,积攒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女大学生,为她点赞。家庭的变故没有将她击垮,反而把她磨炼得更加坚强、独立。幸福就是有个完整的家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暑假期间,张梦玲还把弟弟接到了自己的学校进行照料。

最近,张梦玲办理了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她还把打工的报酬和同学的捐款9000元钱全部给了父亲。这笔钱与手术费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张梦玲的独立、坚强与自信,也深深地触动了父母柔软的内心。从透析到换肾,再到现在的排斥反应,虽然前方困难重重,但是这一家人相信,爱能创造奇迹,她们期盼着一家之主张家立能够早日康复。

丈夫患病,幸福家庭摇摇欲坠妻子捐肾,毅然扶起家中支柱张家立、张寿华夫妻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真谛这份特殊的“血脉相连”一定会成为夫妻俩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