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全力推进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22.09.2014  10:56

今年6月,太湖县获得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之后,借力安庆市创建国家公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大好机遇,从强化保障入手,着力打牢基础,不断提升服务,倾力打造品牌。

强化三大保障。坚持以制度化为保障,将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创建标准和要求,制定了《太湖县创建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太湖县创建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并细化分解创建指标。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自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85万元乡镇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切实保障创建工作所需资金。除此之外,重大文化工程建设资金,由县政府统筹安排;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类民生工程县财政予以足额配套。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为建立一支稳定的文化队伍,县编委合理核定县文化馆全额事业编制12名、图书馆15名、文管所12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9名、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5名。目前,通过人员调剂,“三馆一队”人员基本配齐;连续三年公开招考,录用18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文化站工作,全县文化专业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鼓励引导社会人员参与公益文化服务,文化管理员、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齐全。

夯实两大基础。坚持一体化为目标,结合城乡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

一是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县级文化设施,注重品质建设,力求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目前,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博物馆均达到三级馆评估标准。县体育中心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文化艺术中心拟投资1.2亿元,已列入县重点工程和省“861”文化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镇村文化设施,注重点多面广,力求更加满足需求。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达标,其中一级站8个。全县建有农家书屋188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建成电子阅览室49个。全县所有社区和80%以上的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同时结合美好乡村,新建了一批农村休闲文化广场、农民文化乐园。

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全省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县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单位。“三馆一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贯穿全年、遍布城乡。国有专业文艺团体和民营文艺团体,每年县内演出达到350场以上,确保每年每村2场演出。各乡镇采取群众文艺骨干“请进来”和专业文化干部“走出去”的服务模式,扎实开展黄梅戏进校园、舞蹈进课堂、群众广场舞培训、黄梅戏迷培训等服务活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该县成功举办了农民书画展、文“”太湖摄影展和大型非遗展;完成了“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任务;出版发行《太湖馆藏文物》、《风韵太湖》系列丛书。

打造一大品牌。以社会化为补充,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五千年文博园是2008年引进民间资本打造的一座文化艺术博览园,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定位,致力彰显和传承华夏五千年文化经典,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期“一梦千年”景区,自开园以来,受到省市领导和县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二期“十里画廊”,即将建成并对外开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博园建设,尽可能地提供政策倾斜。同时,县政府加强与五千年公司合作,采取委托代建形式,使文博园成为太湖市民文化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如今文博园,已成为太湖人民享受文化建设成果、感受文化品位气息的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