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药监局揭开10大食品药品谣言真相

22.12.2014  17:28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大蒜能鉴别地沟油、服用泻药可减肥排宿便……这些“科普新闻”是真是假?2014年微信朋友圈里这些熟悉的“热传帖”,您相信哪些?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岁末选出10大食品药品谣言,请专家一一揭开真相。并提醒广大网友,网络谣言不可轻信,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科学、健康饮食,合理、安全用药。

   1 小龙虾是虫不是虾?

  网上谣言

  小龙虾不是虾,是一种虫子,体内积聚了大量铅、镉、铬等有害重金属。

  事实真相

  专家介绍,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又称“蝲蛄科”),原产美国东南部,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广泛称为小龙虾,是具有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因此,小龙虾是货真价实的虾而不是虫。

  对于大家担心的小龙虾体内各种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专家介绍说,甲壳纲动物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摄入体内的重金属大部分会被沉积到外壳上,虾肉里的重金属一般不会超标。随着自身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也被排出体外。因此,只要食用时煮熟、煮透小龙虾,尽量不食用虾头和虾壳,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也不大。

  2 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

  网上谣言

  微波加热的食物易使身体产生大量的癌细胞,据说,国外家庭都不用微波炉。

  事实真相

  微波炉加热食物温度高、烹饪时间短,不但不会破坏营养,反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

  专家指出,微波炉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食物只是简单地从微波炉中接收热量,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来加热,绝对不会发生性质的改变,所以不可能产生致癌物。

  而对于国外家庭不使用微波炉的传言更是无稽之谈。1947年美国发明销售了第一台微波炉。1955年改进为家庭用。现在已是家庭、餐馆、学校餐厅、快餐店以及便利店必备的厨房设备。

   3 方便面会致癌?

  网上谣言

  近些年来一直流传着方便面“致癌说”,不少人称油炸方便面含有丙烯酰胺可致癌。

  事实真相

  专家指出,在谷物类制品中,比较典型的潜在致癌物就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由高淀粉低蛋白类食物(如面粉、土豆等),在高温下烹调时产生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油炸还是非油炸,只要是高温加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丙烯酰胺。在125℃以上油温中长期煎炸过程中,体重25千克以上的动物,一次食用7克丙烯酰胺才发生反应和变化,而1千克炸薯条中只有十几微克,油炸方便面平均含量为15至80微克/千克,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远达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

   4 大蒜能鉴别地沟油?

  网上谣言

  一条教您轻松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在微信圈里疯转,不少人纷纷尝试。大蒜真的能鉴别地沟油吗?

  事实真相

  专家表示,网络流传用大蒜检测黄曲霉素是一种不靠谱的方法。地沟油的黄曲霉素含量并不一定都是超标的,比如用煎炸油重新加工制作的地沟油,虽然会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等对人有害的物质,但黄曲霉素却完全有可能合格,所以,即便大蒜没变色,也不代表油就是安全的。目前,国际上没有准确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5 蘑菇富含重金属?

  网上谣言

  最近一篇题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指出,一名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

  事实真相:

  专家指出,和某些食物相比,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高。但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一般说来,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高。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壳、麸皮等农林副产品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因此,它们接触重金属的机会特别小,更谈不上重金属超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