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生态建设让滑石村不再“滑石”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6月25日讯 (来源: 新华网贵州频道)2000年,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的森林覆盖率为21%,到2014年,该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3.6%;
2000年,滑石村的人均收入为1200元,到2014年,该村人均收入为5960元。
两组数字的对比,显示出了生态建设的巨大作用。
从2000年起,滑石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项目,退耕还林面积达7814亩,封山育林达14000亩,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2014年,全村退耕还林后的剩余劳动力中,有2200多人外出务工,每年带回来超过4000万元的务工收入;2015年,该村发展林下种植天麻568亩,成立养殖场14个。
在“滑石”后警醒
在村支书王福忠的记忆中,滑石村是在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后开始变化的。
至今想起,那次灾难仍然让所有经历过的村民心有余悸。
2000年5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引发了泥石流,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造成了滑石村18人丧生,30头(匹)大型牲畜、1152只家禽死亡,27幢房屋、62间畜圈被毁,千余亩田土遭到摧残。
灾害发生后,村民们幡然醒悟,不再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毁林开荒。为吸取教训,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发动滑石村群众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此,滑石村村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退耕还林过程,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生态建设之路。
该村因地制宜,针对山形地貌开展生态林建设,把高于52度的坡耕地作为退耕还林区域,并根据气候、温湿度、海拔选择退耕还林树种。加大群众参与力度,通过宣教方式和“5·7”灾害生动案例的教训,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方式,教育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种植柳杉、意杨、香樟、漆树等树种共7814亩,实际种林15000余亩。加强管护,通过将退耕还林管理制度写入村规民约,严打乱砍滥伐、贩卖木材等违法违纪行为,实施德援项目、合理间伐过密和病虫害树木,并成立了一支素质硬、能力强的森林防火队伍,加强森林防火。
生态建设效益凸显
滑石村村民们14年如一日的辛勤和坚持,如今已得到了回报。
在退耕还林之前,滑石村风沙肆虐,严重影响村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当地还出现了“风沙起,雾罩大,三里之内不见人”的谚语,泥石流频发,连喝的水都含有泥沙。退耕还林后,风沙不见了,空气质量变好了,并且从未发生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村民们喝上了清亮水、放心水,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该村引进的二龙山养殖场成立二龙山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原存栏鸡达4万羽,现已出栏2万羽,实现收入100余万元,解决当地就业10人。
58岁的村民刘文强就近在二龙山养殖场打工,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加上他抽空种的5亩地一年收入6000元,每年他的收入就达24000元。
像刘文强这样的村民,在滑石村比比皆是。退耕还林后,全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大部分村民跳出耕地,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2014年,全村5896人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为2200多人,从事特色农业的人数为150人,拓宽了增收渠道,大幅增加了收入。
“在14年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村民们亲身感受到退耕还林带来的好处,以前不赞成退耕还林的村民现在都转变为支持者,以前喜欢在田地里烧‘土皮灰’的现象也不见了,大家的意识和行为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王福忠说。
如今的滑石村,山绿水清,村庄整洁,村民们正坚定地走在生态建设的路上,他们相信,这条正确的路、可持续发展的路还将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