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马拉松 跑出小镇转型升级路

23.11.2015  15:51

  11月22日上午9:20,2015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赛正式开跑,5000名体育爱好者汇聚于此感受细雨中的速度与激情。

  而这一跑,也成为大圩镇从“景区”向“全国最美的临湖近城休闲旅游型乡镇”升级,在全省率先打造首个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的重要一跃。

   5000名体育爱好者雨中开跑

  尽管天空下着细雨,依然阻挡不了跑友的热情。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击剑冠军张亮亮和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的领跑下,跑友们竞相追逐。

  据悉,作为2015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中的重要环节,本次马拉松赛设男女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家庭亲子跑(2公里)和企业团体跑(5公里)三个项目。

  整个参赛规模达5000人,其中半程马拉松1000人,企业团队2000人,亲子跑2000人。需要说明的是,11月9日启动报名,不到一天时间已报满,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马拉松赛严格按照专业级马拉松比赛的要求,安排了22名“兔子”,也就是时间领跑员,分成6个时段,引领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跑完比赛。

  “希望以此控制比赛节奏,帮助参赛运动员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在赛事安排上,高起点对接国际赛事要求,设置了选手签名墙,让每个选手都能在签名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找到马拉松的参与感和存在感,提升赛事体验效果。

   将有国内首条专用马拉松赛道

  “在这里,可以一边跑,一边感受马拉松文化,更能享受AAAA级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天然氧吧。”89岁的张亮友忍不住为合肥小镇大圩“点赞”,“这里空气很不错,赛道也很好。”

  身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一出场就是满满的正能量。1957年12月22日,他和其队友在合肥跑了新中国第一个有记录的马拉松(42.195公里)。

  张亮友第一个冲到终点,成绩是2小时52分34秒6,这一成绩被当时的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

  可以说,张亮友是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而合肥,因此有幸成为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地,至今已有58年。

  在张亮友看来,大圩镇3.8万亩的东大圩圩区,非常适合开展马拉松等田径类运动,既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天然大氧吧、运动场,圩区内不仅有50多公里的高标准沥青道路、600多公里的水泥机耕路、100多公里的砂石路,还有20多公里的林间土路。

  “开展专业的赛事,还需要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张亮友开心的是,大圩镇正在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元,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景区内部三级绿道系统,打造一些专供游人休憩、运动、娱乐休闲的场所。

  其中,大圩将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为广大马拉松爱好者打造一条VIP级赛道,也是国内首条专用马拉松赛道。

   体育特色小镇路径日渐清晰

  不得不说的是,无论是2015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赛,还是即将打造的国内首条专用马拉松赛道,这些,都是大圩打造全省首家体育小镇的精心布局。

  此前,提起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葡萄。但是,从“农区”向“景区”转型后,现在,大圩镇正在从“景区”向“全国最美的临湖近城休闲旅游型乡镇”升级。

  “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兴起,大圩也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蓝海,现在大家这么重视健康和运动,体育小镇将迎合人们的需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大圩已经在今年得到省体育局的青睐,成为全省首家“体育特色小镇”的示范点,并邀请了专业设计单位,按照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规划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城郊旅游升级版,建成全省首家体育特色小镇,依托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马拉松”。

  这,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

  从10月15日开始,2015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就已经如火如荼,3个月来,已经成功举办了马拉松文化展、合肥大圩特跑汇、马拉松高峰论坛。

  在大圩马拉松文化展上,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楠说道:“作为省会城市,合肥不仅做了马拉松赛事,还进一步倡导和发扬了马拉松历史文化和健康知识,这一点已经走在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前头。”

   -焦点延伸

  文化展展现马拉松历史

  10月15日,大圩马拉松文化展正式对外开放,向市民普及马拉松知识,展现马拉松文化的发展变迁,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影像资料在全国还将是首次曝光,将持续至2016年1月15日结束。

  整个展区包括“马拉松世界篇”、“马拉松中国篇”、“安徽籍运动员风采”、“马拉松奖杯、奖牌展示区”、“绿色生态跑道”、“大圩特色风景”、“大圩葡萄美酒品尝区”等等多个部分组成。本次马拉松文化节后,将在大圩择址建设全国首家马拉松文化体验馆。

   摄影大赛即将开启

  不仅能体验长跑的乐趣,摄影爱好者也将可以在这次马拉松文化节上一展拳脚。首届合肥(大圩)马拉松摄影大赛已于11月20日正式启动征集。

  本次大圩马拉松摄影大赛以“大圩”与“马拉松”为主题。12月31日报名截至(具体比赛规则另行公布),摄影作品通过电子邮箱上传(邮箱:[email protected])参评。2016年春将举办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摄影展。

   “马拉松之歌”谱曲有奖征集

  同时进行的,还有“马拉松之歌”谱曲有奖征集活动。

  根据要求,作品须原创且完整,旋律轻快,主题鲜明,情感饱满,具有感染力;能够突出体现马拉松精神内涵和国际化元素;主题歌曲长度不低于3分30秒。

  投稿人须将创作录制完成的作品以MP3的格式发送至统一邮箱:[email protected],并附上曲谱以及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 花絮一览

  村民送鸡汤为选手“补体力”

  5000名参赛选手年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最大的是获得中国年龄段80—85岁马拉松冠军的何平老人,今年已经83岁了。最小的选手只有3岁。

  不仅有老少选手,在此次马拉松赛选手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即合肥市新兴产业协会的20多个企业家组成的一支BOSS团。

  这其中,有随心金融的CEO黄天诚、鸿飞工贸董事长傅宏峰、融升投资总经理戴鑫……他们组成“大咖老板团”参加比赛,传达健康、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活动当天,“包公+四大护卫”等将亮相现场,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各地的选手穿上自制的奇装异服,展示服装文化秀,同时也彰显了马拉松开放、包容的精神。

  不得不说的是,此次马拉松比赛最让人“感动”的则是村民们送上来的热气腾腾的鸡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圩为全国文明村镇,淳朴、热情是大圩人的本色,在得知大圩将举办马拉松赛,沿途各农家乐纷纷端出来精心熬制的老鸡汤和热姜糖水,为参赛运动员提供补给,数百名大圩群众自觉充当志愿者,在沿途10个补给站为来自各地的运动员提供服务。

   -小链接

  全国首个马拉松专用赛道

  整条赛道以大圩游客接待中心为起点,跑进圩西路,干净的柏油路两旁柏杨树屹立挺拔,迎风摇曳;继而进入由甲子河与千亩荷塘左右相映的圩南路,一望无际,水光粼粼。

  随后,伴着美景,走上本条赛道的视觉最佳的路程——南淝河大堤,南淝河靓丽风光一览无余;最后进入圩新路,新修的道路两排各有三排水杉,形成一条林荫漫道。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
安徽召开文化市场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会议
(驻安徽记者 郜磊)为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