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大咖上演“合肥论剑” 中国(合肥)金融外包峰会2016成功举行

20.10.2016  13:35

        丹桂飘香,全国嘉宾云集合肥;金风送爽,金融专家论剑外包。10月15日至16日,中国(合肥)金融外包峰会2016在合肥滨湖新区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著名专家学者、咨询机构、商协会代表、示范城市代表等近300人参会。本次峰会聚焦“打造完善的金融产业生态圈”这一主题,围绕数字金融、金融外包、优化金融服务生态链等热点进行深入探讨和高端对话。

        中国金融外包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是目前中国金融外包领域规格最高、历时最长、规格最大的年度性行业盛会。此次峰会在合肥举行,既是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对合肥金融外包领域发展的认可,也是各位对合肥金融行业生态的一次再认识和再发掘。面对金融业前后台加速分离,后台业务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合肥市在包河区建设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目前已入驻23家金融机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280亿元。

        根据规划,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将实现客户服务、票据支付和清算、数据分析和处理、定损理赔、灾备业务、数据处理、金融资产管理等金融后台业务的全覆盖。此外,峰会还发布了《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6》,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参照。

        专家谈合肥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前景

        商务部原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党组成员崇泉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工农中建交等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入驻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开展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等领域,深链条的外包业务,我们相信在金融业总体良好的大环境下,在合肥市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合肥布局,促进合肥金融业和金融服务外包实现量质并举发展。我认为合肥有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行政效率优势,第二个优势是生态人文环境,还有合肥有高新技术创新的积聚效应。总之,我们对合肥的服务外包,尤其是金融的服务外包是看好的,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一个城市要想成为金融服务中心,有几个关键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科研深度,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二是能够吸引数据处理和分析人才。三是形成规模效应。四是与一些大的银行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坐拥大量高校资源的合肥,科技实力在中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所以合肥地区具备了发展成为金融数据服务中心的条件。

        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宗良

        合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合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所谓“天时”是赶上国家正好发展的机遇,所谓“地利”是咱们正好处于长三角项目的区域,所谓“人和”是指合肥属于学校和技术力量云集的地方。所以,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优势决定了合肥的发展空间很大。

        华拓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CEO徐岩

        为什么华拓落户合肥?因为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创新优势等等,其中有两个优势比较明显。第一个是合肥的政府领导特别讲诚信,说到的都能做到,像我们签协议,签完之后在别的地方的经历感觉签了非常担心,担心落实不了,在合肥这个担心不必要,因为很讲诚信。第二个是政府服务,我当时和领导表态,我说领导这么关心我们企业发展,如果不做好的话,觉得对不起领导,所以讲诚信、重服务,是更加核心的竞争力。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嫒

        合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自然人文、政策环境、科技研发等方面都有优势。合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有几大优势,第一是后发优势,过去十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发展金融外包服务没有包袱且异军突起;第二,政策优势,政府办事效率高,拥有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第三,从土地价格和生态环境看,合肥都是比较宜居的城市;第四,合肥是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科研机构,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金融外包风生水起  合肥优势得天独厚

        合肥滨湖全力打造上海金融中心“副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于实体产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支撑产业。立足“长三角”,布局“十三五”,合肥包河区将依托滨湖国际金融服务后台基地,积极引进相关金融企业,打造金融上下游产业链,加速优质金融要素集聚,强化金融对产业、创新、人才的功能支撑,矢志打造国际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副中心。合肥,在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二大中心后,有机会主动成为承接全球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基地。滨湖新区的发展,恰逢其时。

        2015年12月,包河区第三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的战略定位。打造“安徽新中心”,即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打造“品质首善区”,是对市委提出包河建设“全省最美最宜居最现代化首善之区”的高度概括。现代金融业高端演进,是包河区战略定位的核心动力和率先之作。金融中心是区域战略定位的“加长板”。在支撑体系上,包河区重点打造金融商务、行政办公、文体旅游、生活服务、研发创意、要素交易“六大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率先崛起,逐步形成以“一行”(中国人民银行合肥市中心支行)为牵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证券、期货、保险、信托、投资、典当、融资担保、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

        截至2016年5月,全区登记注册的金融类企业483户,注册资本约222.67亿元,其中银行企业31户(含支行、分行);保险企业15户;典当企业3户,注册资本4000万元;期货企业2户;基金企业13户,注册资本117.81亿元;股权投资企业255户,注册资本73.21亿元;金融服务企业164户(含金融咨询、中介等),注册资本31.25亿元。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总用地面积约3923亩,总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目前,基地已入驻23家金融机构总部或综合基地以及华拓金服、软通动力、光谷金融港、复星金融城等多家相关金融产业和服务平台,已入驻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28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万人。至此,该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后台和相关产业集聚地,并将规划打造为一个资金密集、人才聚集、机构专业、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金融服务基地。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合肥作为长三角的城市群副中心,集中优势要素,从产业分工层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做好金融配套和服务,这将为包河区金融后台建设和金融前台产业带来了机遇。在产业培育上,包河区将按照“一个产业链规划、核心大项目引领、多个招商平台跟进、一个人才基地支撑”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人气集聚、人才汇集、内生发展的产业生态,构建投资、就业、消费、税收齐丰收的新格局。同时,推进“供给侧改革”,布局大项目,创设“金融+”产业链,促进各家银行总部的“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

        规划建设滨湖基金小镇。由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采用国际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结合包河区的发展条件和区域特质,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和产业链,及文旅、社区功能叠加的空间平台。该项目旨在吸引国内外证券期货、信托及财富管理等股权投资机构入驻,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构建覆盖实体企业发展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鼓励银行保险转型探索互联网平台建设,服务支持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网络中心、工商银行“工银融e购”业务发展。按照中关村模式,培育本地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监管平台。推进包河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发展,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完善包河区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制定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支持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跨境贸易等领域融合发展,规划互联网金融园区。

        为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包河区拿出了多项切实举措。一是成立了包河滨湖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研究商讨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问题。通过政策、资金、基金杠杆,不断降低各行业创业营商成本,增加市场主体的数量和活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二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为金融服务机构入驻、业务拓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依托包河区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所具有的优势,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多种规模共同发展的金融集聚中心。三是聚合要素资源,营造好的产业生态。聚合平台资源,如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通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节约周转资金,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区域内金融产业的规模和叠加效应。聚合技术与人才资源,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学会、浦发银行科技研发中心、邮储银行合肥基地研发中心、信达后援基地研发中心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加强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服务外包企业之间人才互通合作,促进金融人才多向交流与融合发展,构建金融人才多级共建机制;加快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国际、国内金融中心的有效对接,健全人才引进、培养、资质认证、项目申报等政策礼遇机制,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四是聚合诚信体系,营造好的法治生态。落实金融法律法规、“信用安徽”、“信用合肥”建设部署,包河区将加强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金融产业有效监管,积极完善征信系统,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推进工商、税务、司法、土地等部门信息共享和整合应用,健全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

        在此基础上,《包河区促进金融发展若干政策》制定出台,发挥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提供补贴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包河区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促进直接融资。今年以来,该区引进了合肥芯屏投资基金,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由市建投与汉和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引进中科电与国元证券共同设立的投资基金,注册资本50亿元;在直接融资方面,江淮股份实施再融资45亿元,皖能电力实施再融资25亿元;在主板方面,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报中国证监会,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报省证监局;在新三板方面,安徽伊普诺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星光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今年成功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