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道路30年:理想 责任 使命——“大别山道路”30年纪实

18.09.2015  09:37
 

 

开栏的话:

“大别山道路”是安农人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开创的一条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强校、育人之路。

30年来,安农人勇担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使命,把论文写在田野山林,让人才植根江淮大地,谱写了建设美好安徽的动人乐章……为隆重纪念“大别山道路”30周年,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始终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不断开创兴农强校的崭新业绩,本网从今天起开始系列推出“大别山道路”专题报道。

 

 

理想  责任  使命

——“大别山道路”30年纪实

 

3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30年,在安农发展历程中,意义深远。

30年来,安农人秉承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历史使命,用知识和技术,点燃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绘制了一幅幅服务“三农”的壮美画卷;

30年来,安农人前赴后继,深入大别山区,扎根江淮大地,用青春和汗水,放飞人生梦想,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三农”的时代赞歌;

30年来,安农人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坚守大学的历史责任,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校育人的“大别山道路”,开创了地方院校特色发展之路。

 

理想,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别山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

为了改变老区面貌,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我校应声而起,主动请缨,站在了扶贫攻坚的最前沿。

扶贫先扶智。1985年9月23日,我校与金寨县携手创办的农业专科班开班。这是全国第一所全日制县属农业大专班,首开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的先河。金寨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先后开设了11个专业,培养了565名毕业生,相当于十年分配到该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

毕业生带着技术回到山区,就像一粒粒种子,在大别山传播着科技和希望。学员祝学范创办了六安地区第一个股份制林场,创建了天堂寨百万株银杏良苗、西洋参、天麻基地,两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学员丁显勇被誉为“林业科技栋梁之才”,营造了速生丰产林200公顷。

没有大专班,就没有金寨经济的大发展。80年代中后期,金寨县蚕桑业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一跃成为全省蚕桑第一大县。大专班学员兴办了林场18个,推动金寨林业实现多种经营、立体开发。老区人民把大专班称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树”。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安农人走进大别山区,送去科技致富的“金钥匙”。

任立中教授花了7年的时间,走遍了皖西的山山岭岭,揭开了“板栗空蓬之谜”,独创了“板栗丰产技术”,致使该区板栗到1993年累计增产2500万斤,新增产值1.8亿元。宛志沪教授利用金寨山区的小气候,在马鬃岭林场、千坪村等地成功引种东北西洋参,使其成为了山区农民的“致富果”。年收入不足百元的千坪村,到1995年已达人均1000元,全村180户中有120户因此脱了贫。“多教农民一项技术、我就多完成一个课题”, 林学专家张良富凭着这样的信念,常年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推广,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

丁超尘、江光辉、竺开华、黄义德、徐云昌鸟……一批批安农人,肩负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神圣责任,深入大别山区,给老区人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演绎着知识改变面貌的奇迹。

“吃不讲究、住不讲究,只有工作最讲究”“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农民教授”……这是金寨县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声。在科技开发大别山期间,学校每年都有近200名专家学者深入革命老区,培训学员100多万人,开发和支撑了大别山区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1991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我校“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的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199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查》为题,充分肯定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和显著成效。

在扶贫的道路上,安农人看到了农村、农业的迫切需求,感受到了农民的辛酸和渴望,一种责任与使命在心中慢慢积淀,激励着安农人在扶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责任,激发富民兴校的强大力量

发展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曲折。20世纪末,面对农业高校招生难、就业难的现实压力,面对“去农化”“综合化”的思潮,安农向何处走?

源于一种责任与担当,源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源于一种理性的思考与抉择,安农人在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后,得出一个结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不是夕阳学校。

为此,学校鲜明提出: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不动摇,唱响“农字”牌、做好“三农”事,沿着“大别山道路”奋勇前行。2004年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的办学定位。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学校整体设计了坚持走“大别山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案,安农人再次站在服务“三农”的最前沿,一条扶贫的道路,在安农人的思变与坚守中,萌发出新的绿芽。

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大别山道路”拓展工程,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农村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工程。深入推进“五个对接”——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学院与市县职能部门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团队与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对接,专家与企业和项目对接。

学校探索出一种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全新模式,极大提升了服务的效果和水平。

2000年5月30日,我校与霍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以此为开端,淮南、亳州、淮北、宿州、绩溪、宁国、舒城……几年的时间,学校先后与全省46县(市、区)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与720多家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7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粮食安全、畜牧业发展、区域治理等农业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行动,组织团队,联合攻关,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就是安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2005年,“退而不休”的胡承霖教授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年来,以胡承霖为首的小麦高产攻关团队,推动安徽小麦增产600多亿斤,创造了小麦高产攻关的“安徽模式”。

宛晓春教授、夏涛教授带领的茶产业团队,向省政府提出“茶产业振兴计划”,围绕茶与健康、质量安全体系和安徽茶产业振兴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团队研制的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先后取得13项科技创新成果,直接经济效益达2.1亿元。

程备久教授带领的玉米产业团队,围绕“玉米提升计划”,攻克了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等制约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累计实现经济效益9.2亿元。

耿照玉团队培育出国家级新品种3个,省级新品系5个,培育新品种推广率达30%;朱世东团队推动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该县种植茭白4.3万多亩,产值达1.5亿元;马友华团队建成了我省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网上测土配方施肥系统……

张正竹、李尚庆、李福宝、余林生、万全、於忠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产业,一个教授致富一方经济。江淮大地处处镌刻着安农人探索科学技术的艰辛历程,记录着安农人致力服务“三农”的坚实脚印。

国家的需求在哪里,安农的目标就在哪里;农民的需求在何地,安农人的脚印就踏到何地。面对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新需要,安农人深知,作为农业大学,不仅要有支撑“三农”发展的科研成果,更要培养一大批从事“三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安农的学生,不仅要懂农爱农,更要事农务农;不仅要有服务“三农”的意识,更要有服务“三农”的能力。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提高“农技”,结合生产培养“农趣”,设立基金激励“农志”。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感受“知识就是力量”,增强对“三农”事业的情怀。依托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开辟大学生创业“试验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据统计,学校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在基层创业就业,涌现出了时全、刘坤、王效龙、孔小藤、贾长敬、叶鹏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在农村广阔田野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

学校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抓手,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安徽新农村的建设。2007年6月,在学校多方努力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我校承办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泾县开班,这是继“金寨大专班”后,学校探索为农村培养“用得上、干得好”的“乡土人才”又一创举。8年来,“村大工程”为全省各地培养8500多名“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大学生”。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年来培训学员300多万人次。

一个立足“三农”需求、支撑“三农”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在江淮大地悄然而起。

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安农人吹响了服务“三农”的集结号,以“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大别山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战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使命,指引矢志不移的坚定探索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安农人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再次赋予了大别山道路的时代活力。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和科技这两个支撑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面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大别山道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12年2月,学校与团省委、荃银高科种业联合组建“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荃银创新创业试验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试验班打破常规,实行“3-3-2+2”分段培养模式,探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三方协力合作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满足农业集约化、适度规模化,服务农业一线,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创新创业人才。第一届试验班成立了6支创业项目团队,成功申请了国家大创课题5项、“科大讯飞”项目2项,兴农杯获奖作品4项。

这种模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时任省委书记张宝顺亲自来校调研该项工作,认为 “试验班符合社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代表了新时期安农教育改革的方向,创新了教育发展模式,是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

改革不止步。面对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学校积极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热情。

  2012年4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我校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全国首批获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安农人抢抓机遇,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的方法、途径与体制机制,学校在全省组建8个综合试验站、5个特色产业试验站,组建了远程培训、远程互动咨询服务系统、精准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形成了覆盖全省、面向“三农”“嵌入式”的服务体系。学校再次携手金寨县,构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探索了“1+1+N”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开启了“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新探索。

2014年12月,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建了“农业推广与经济发展联合研究院”,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共同研讨农业推广的新模式,这也是我国首个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全方位融合,全过程协同,从合作发展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转变,一种“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在安农人的坚定探索中渐渐明晰……

2014年9月,学校在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拓展“大别山道路”,深化三大改革,实施九项计划,走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内涵发展之路。“大别山道路”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发展战略,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学校明确提出:要显著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科学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度、社会服务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把“大别山道路”开辟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这,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30年艰苦创业,30年无私奉献;

30年改革创新,30年与时俱进。

30年来,一批又一批安农人前赴后继、接力前行,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的累累硕果。“大别山道路”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江淮大地,迸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