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区30多万吨糯稻面临滞销困境

02.09.2014  17:30
安庆市人大代表,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党总支书记陈松应反映,当前安庆地区30多万吨糯稻出现滞销,严重影响种粮农民利益。由于农村地区缺少足够的晒场、仓库及烘干设备,经销商往往都是田头收购,谈好价格,现场收割以后直接运走。目前的30多万吨糯稻出现滞销,80%还在田里没有收割,一旦冬季出现较大的雨雪天气,极有可能出现没有收割的糯稻被雨雪压倒,烂在田里,造成种植户血本无归的情况。  安庆地处沿江,温、光、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生产糯稻。此种稻米的口感软、粘性大,深受江、浙、沪市场欢迎。前几年安庆地区糯稻销路一直比较看好,价格每公斤能卖到2.40元以上,2010年收购价一度达到每公斤3.5元,每亩能净赚500多元。今年虽早已进入糯稻收获季节,却出现了外地和本地的粮商不再上门,当地粮站也不收购的萧条景象,收购价也被压低到每公斤只有2元左右,种植户普遍出现亏本。据安庆市农业部门的统计,今年全市的糯稻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接近40万吨,但目前收割的不足20%,销售的只有10%左右,还有30多万吨的糯稻面临滞留田里的困境。 分析出现困境的主要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去年糯稻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引发长江中下游一带农民盲目扩种。作为我省糯稻主产区,安庆市糯稻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15万亩,加上亩产也有提高,糯稻总产比去年增长44%,造成粮源过度增加,产量供过于求。 二是目前国家对小麦、籼稻等大宗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但是糯稻、绿豆等粮食小品种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不受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粮食大品种虽有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粮食小品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及游资炒作等因素,价格上极易大涨大落。 三是安庆地区的枞阳、桐城、望江等农业大县(市)已经形成一个糯稻特色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里,糯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当地粮商拥有稳定的糯稻销售渠道。即使少数农民预料到种植糯稻的风险而去调整种植结构,种出来的少量籼稻、粳稻反而也会面临无人收购的尴尬境地。 四是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种植糯稻的农民今年付出的土地承包金、人工费、农资等成本费用全线上涨,进一步抵消了种植糯稻的利润。 建议: 第一,当务之急是各级和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媒体进行深入宣传,各部门帮助打开销路,尽快解决安庆地区30多万吨糯稻滞销的难题,以保护种粮农民切身利益。 第二,各级政府应尽快引导和扶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引导组建由能人大户带动的或者龙头企业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同时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落实扶持政策,使粮食生产和销售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原副省长余欣荣批示:“此事请农委商安庆市积极支援,开辟销路,保护农民利益。”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8日 刊登载体:《安徽人大信息•代表之声》2011年第57期 信息来源:安徽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