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弘裕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提醒您警惕民间借贷

30.07.2015  12:33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活跃,“民间借贷”在乡村群众中悄然进行,“借贷”双方根据各自不同的利益,其借贷数额也越来越大。北京弘裕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提醒,目前农村“民间借贷”因“还贷”问题而导致矛盾纠纷,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因素。

 

                要利,连本都没有

 

                宣威市文兴乡一位姓朱的老人悔恨自己当初“放贷”至今“讨债”无门的伤心事。朱老从1995年开始向外“借钱”,那个时候,他向外借出100元、200元或300元的,但后来数目却越来越大。他的小本子上至今还清楚地记载着:1999年11月4日,该乡太平村委会刘某夫妇说要在街边租房开食馆,要借2000元钱,并按月计算利息和还利,每100元,利息8元,两年内连本带利还清。刘某拿到钱后办起了小食馆,前3个月,也按月送来利息。朱老从此便放心大胆地“借钱”了。

 

                2000年3月,刘某夫妇又来给朱老借钱2300元。半年内,夫妇两次共给朱老借钱4300元。可是,借到钱后没多长时间,刘某家的小食馆关门了,夫妇也不见踪影了。于是,朱老为刘某借去的这笔钱着急了,曾多次到夫妇开的食馆门前以及老家查看,都是大门紧锁。

 

                放高利,“小钱赚大钱”

 

                在宣威市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因“借贷”双方各自不同的需求,借贷数额也越来越多。“民间借贷”采用家庭独自经营模式“放贷”赚钱,并在“高利”诱惑下“小钱赚大钱”。有的户主负责“放贷”和“收利”,有的则所有家庭成员甚至亲戚朋友都参与“放贷”和“收利”,成为典型的“放小钱,赚大钱”。

 

                在“民间借贷”过程中,经过双方在“借贷人”家里商定借钱的数额、利息以及还钱的期限等等。就其利息来说,普遍都比较高,按月计算,每借100元,利息5元、8元或10元,有的甚至高达15元等等。有的借给本乡人,有的远借他乡。有的放贷人固然收到一些高利,尝到一点甜头,然后继续“放贷”,甚至还加大了“放贷”的数额。从最先的只敢借一二百元,到后来敢借上千元,甚至大胆地借四五千元或七八千元不等。但在“借钱”的过程中,有的因借钱人离家出走或人死账烂而血本无归,深为自责,仰天长叹,悔恨当初。有的甚至还因借钱人长期还不起钱、欠债不还甚至赖账不还,无奈只能请求司法调解或告上法庭等等。

 

                “借贷”埋下社会隐患

 

                北京弘裕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专家认为,“民间借贷”是一种经济行为,双方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这种自发式的“民间借贷”,虽然是双方当事人之间自愿“借贷”的一种经济行为,但背后却埋藏着一定的社会隐患。借钱时,你愿借,我愿付利息,双方皆大欢喜。但借钱后,却因“还贷”问题而导致双方反目成仇,互相争吵及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有的还纠集一帮人试图通过“威胁”、“恐吓”或“变相抄家”等方式解决“借贷”矛盾纠纷,有的甚至还酿成家庭悲剧,实在令人痛心。

 

                北京弘裕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提醒,目前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加之有的放贷人基于牟取高利以及借贷人急于借钱花的心理,随意“放贷”和“借贷”,而没有双方均认可的书面协议及其他文字依据,给司法调解及调查取证等方面带来极大的难度。有的只有放贷人自己单方面的文字纪录,却没有借贷人的签名、手印等其他文字依据而缺乏法律效力。有的甚至只采用口头协议,根本没有任何文字依据,一旦矛盾纠纷出现,司法调解难以执行。

 

                特别是在“借贷”双方发生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有的“放贷人”只有常年疲于“催债”、“讨债”,而“借贷人”却长期“逃债”、“躲债”,“借贷”双方关系不断恶化,埋下了社会隐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北京弘裕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认为应当引起农村基层组织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