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大姐”王启云带领贫困妇女找到脱贫致富新路子 ----无为县泉塘镇金牛荸荠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启云

04.07.2017  19:46

大姐,今天我多领一袋果子回去,削好了就给你送来啊!”“好嘞,我给你记上。”在金牛荸荠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启云家院子里,这样的对话每天都有上百遍!这里的方言“果子”,也就是被誉为泉塘“三宝”之一的荸荠。村民们从王启云的合作社里认购荸荠原果回去,削完皮后把一袋袋白嫩嫩的果芯送回来,再由王启云回购,村民们从中大约可获得70元/百斤的加工费,日均收入在100元左右。这样的模式,正是目前泉塘镇大力推行的“居家就业”扶贫模式,对帮助农村贫困妇女在不离开家庭的前提下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特别有效。

十几年前,王启云刚嫁到金牛村许家来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家庭妇女,丈夫在岳西县的一个荸荠加工厂打工。后来工厂效益不好,她丈夫便自己外出跑市场,贩卖老家的特产“荸荠”。丈夫在外跑市场很辛苦,善解人意的王启云便决定帮丈夫打理好老家的收购业务,也算是“夫唱妇随”。一直诚信为本,乐于助人的王启云,渐渐成了村民最信赖的“老板娘”。几年经营下来,她发现荸荠生意受产量以及市场影响波动很大,单单靠自己和丈夫两人很难把这门生意做稳做大,也就更谈不上给老家的乡亲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了。她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要为荸荠经营找出一条新路子来。2013年,在镇妇联和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王启云联合村上4户荸荠种植户,成立了金牛荸荠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人王启云成了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合作社将“散力”化为“合力”,既种植荸荠,也收购荸荠。当地大面积种植的高品质“荸荠”,保证了货源的质和量;夫妻俩原来已积累的购销人脉,保证了销售渠道和市场,合作社的运营很快就上了正轨。随着市场需求量的稳定增加,合作社收购的荸荠不仅仅是本地的,更是发展到相邻的乡镇。合作社成立后,将更多的收益带给了在家种植荸荠的农户,帮助贫困户稳定地增加了收入。

由于带皮的荸荠原果保鲜困难,而削皮的荸荠果芯更便于长期和大量保存。最近几年,市场上果芯交易量渐渐超过了原果交易。为适应市场需求,王启云和合作社成员想到了两种果芯购销方式,一是直接从村民手上高价收购果芯,二是将收购来的原果交由附近农户削皮,再支付加工费。可是,因为单个农户没有长期储存原果的设备条件,所以大多数农户还是选择直接出售荸荠原果。这就使得王启云不得不采用第二种方式,来适应荸荠销售市场的新需求。

起初,参与荸荠原果削皮加工的农户并不多,大家认为削果皮并不能增加多少收益,有的人更是认为坐在家里削果皮并不是什么正事。王启云便将原果装在农用车上,将车开进农户家门口,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人愿意削果皮,并承诺愿意削果皮的农户工资日结,这样才有一些人“心动”。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启云的合作社开始大量从广西等地采购荸荠原果,加工荸荠成了王启云合作社的一项重要业务。需求量大的时候,每天都有100多户农户参与荸荠加工。

近两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展开,王启云和她的合作社更是成为了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从村支书那里拿到了本村贫困户的名单,筛选出能参与荸荠加工的贫困户,有认识的她就上门劝说其加入加工荸荠,不认识的她就托同村的人去劝说。劝说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有的人因为面子上过不去答应试试看,这一试贫困户们就感受到了这种“居家就业”模式的好处。有些贫困户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老年人上了年纪无法种地,孩子尚小还在上学,妇女同志们由于要照看老人和孩子也无法外出工作或者大面积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收入来源窄。实现“居家就业”,化解了贫困妇女就业创收和照顾家庭的矛盾,让她们既兼顾了家庭,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老人和孩子们有空时还能搭把手,这样一天下来,150斤左右的荸荠原果就削出来了,增加收入100元左右。渐渐的,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也都纷纷加入了加工荸荠的行列。

金牛村的贫困户俞翠霞大姐由于患有慢性病身体较差,不能从事重体力活,王启云听说了亲自上门去了解了情况,并鼓励俞大姐要积极面对生活,劝说俞大姐在家试着削果皮,俞大姐同意试试看。每次王启云都亲自上门去送货、收货。俞大姐看着一袋袋红皮原果在她的手里全部变成了白嫩嫩的果芯,很有成就感,越干越有劲,喊上了村里要好的姐妹们闲时一起削,大家这样聊着天就把事情干完了,等王启云来给大家发上劳务费,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荸荠从第一年的11月份开始收购一直持续到来年的6月份,这7个月的劳动,能给这帮姐妹们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

金牛村贫困户安成献和王爱珍夫妇,他们俩年老体弱,视力不好,削的荸荠并不那么“好看”,削出来的则是带有点点果皮的“麻子”,而别人削出来的是白嫩嫩的果芯。见老两口工作热情高,王启云总是不忍心说什么,都是按正常价格回收后再回家二次加工,家人不理解王启云的行为,都说“这么麻烦,下次不用他们好了”。王启云总是淡淡的说:“王大妈家是贫困户,又上了年纪,不干这个挣点钱他们怎么改善生活呀!情况特殊,他们每天削的也不多,回来我检查一下“补几刀”的事情,不麻烦。”这话传到王大妈耳朵里,王大妈十分感动,削果子的时候更加细心,虽然量比以前少了,但是质上去了。就这样,王大妈和老伴坐在家里削荸荠一天也能挣70元左右,保证老俩口的生活开销就已经足够了!

加工荸荠除了可以每天获得的加工费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削出来的果皮可以用来喂家禽。荸荠加工后果芯被王启云收购了,但是果皮却是留在农户家里的,正是喂养家禽的好食料,尤其是鸭和鹅,所以但凡参与荸荠加工的农户家里都养了家禽。这样,农户又可以省去一笔购买饲料的支出。前年冬天,王启云去村上回收果芯的时候,看到村上的贫困户宋长玉大妈在帮邻居削荸荠,削完后将地上的荸荠皮用簸箕都装回家喂鹅了。第二天,王启云便走进宋大妈家里,问她为什么不自己认购原果回家削皮,这样果皮也是自己的,还有加工费可以挣。宋大妈尴尬地说,家里困难,没有本钱认购,王启云当场就承诺宋大妈可以不用垫付认购的本金,每天削好之后直接付加工费。这样,从2015年冬天至2016年6月底,宋大妈削果皮挣得的加工费就有8000多元,削剩的果皮也养肥了家里的10只鹅。2016年底,宋大妈顺利脱贫。此后,只要是贫困户,都享受和宋大妈一样的“待遇”。今年,又有24户贫困户加入了荸荠加工的队伍,到今年年底脱贫是不成问题了。 现在,王启云合作社的荸荠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有固定的客户,并且正在开拓杭州、南京、阜阳、淮南等地的市场,她说,只有将市场做大了,需求更多了,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和农户创造稳定和长久的“居家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家庭增收。 在当地,有人喊王启云“老板娘”,有人喊她“大姐”,也有人喊她“婶子”,但王启云说,她最喜欢的一个称呼,是乡亲们给她起的别名——“果子大姐”。可不是吗,整天与这些甜甜的“果子”打交道,她可不就是甜甜的“果子大姐”。“果子大姐”和她的合作社,正带着贫困的妇女走在“居家就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她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甜。

 

联系方式: 1880565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