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官塘司法所:教育矫正把脉诊疗 治本安全初显成效

12.03.2018  22:14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官塘镇地处滁州市凤阳县西南边界,距离县城约50公里,是该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因其远离行政中心,又与淮南市、定远县等多地交界,人员流动频繁、婚嫁交往密切,从而形成风土民情多样化、人员组成复杂化、社会矛盾多元化等特点,历来综治工作难度较大。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至目前该镇已经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36人,累计办理解矫113人,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解矫后未发生重新犯罪案件。

  这得益于该地司法所近年来突出教育感化和心理疏导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观念、创新举措,针对个体制定教育矫正方案,“查病状、寻病根、治病灶、看疗效”,在守住没有“脱管”、“漏管”、“虚管”的底线安全基础上向教育转化好社区矫正对象,向社会输送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转变,社区矫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逐步得到凸显,治本安全成效初步显现。

   走访寻诊查病状

  “宗某每月都按时到司法所进行日常报告,从未违规,但其定位手机却一直不太正常,在实地家访后发现,吴某经常晚上将定位手机放在家中,跟朋友越界外出玩耍”。社区矫正对象放置在社会上服刑改造,对他们的现实表现有时通过日常汇报很难准确把握,“表现怎么样、村居说了算”。该司法所工作人员每月坚持进行实地走访,对于重点人员和新入矫人员坚持每月走访2次。通过社区矫正对象所在的村居干部、群众的反映,准确及时地把握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对于表现不一致的“两面人”及时记录在册,做到心中有数。

   约谈把脉寻病根

  “李某一直以来表现较好,近期参加集体活动时却打不起精神,司法所干警敏感地捕捉到这个变化,通知他来所谈话,在谈心中,李某表示因为自己缓刑考验期长,一直不能外出打工,家中工作收入少,老婆跟他闹别扭并威胁要离婚,这让他最近很苦恼”。

  在每月开展的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中,该司法所针对走访中每个人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一针见血指出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责令纠正。每个月都对表现不稳定和情绪有波动的重点人员单独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了解他们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最新情况,存在的现实困难,一一帮助心理疏导和协调解决,通过面对面的谈心交流让矫正人员卸下心理包袱,发泄消极情绪,司法所工作人员边听边记录,将每个人的风险点查找出来。

   靶向施策治病灶

  社区矫正是没有围墙的改造,人在社会但行动时常受到限制,“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确实会让人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大部分矫正对象普遍存在心理焦虑、自卑、抵触矫正等心理问题。司法所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原因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和解决,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远离对矫正可能产生不利的因素。

  吴某(女)因两次失败的婚姻,让父母操碎了心,2016年因放火罪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后,一直住在父母家中,家人合计着再次为她操持一门婚事。2017年12月,因为择偶观念的不同,与家人发生激烈的冲突,多次打电话给司法所扬言要把自己收监,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司法所多次上门做好调解工作,与她本人和家人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全力安抚,最终其父母同意由其自己做主决定。一桩可能恶化的家庭矛盾被平息下去。现在吴某的社区矫正之路继续平稳地走下去。

   定期复查看疗效

  官塘司法所每季度会召开一次管理等级调整大会,根据“带病”矫正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管理等级的调整,对于表现好的给予宽松对待、表现不好的严格管理。此外,让社区矫正对象公开讨论解矫后的工作、家庭、生活计划,畅想今后、谋划未来。这些举措对于争取自由、渴望新生的社区矫正对象来说,更加激发了他们改过学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社区矫正工作的初心就是将失足、迷途的人教育改造成为社会的守法公民,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重新违法犯罪,落实好治本安全目标任务。”官塘司法所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