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外语计算机将不作要求

30.11.2016  13:39

29日,省人社厅发布《关于加强全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时,外语、计算机、论文、科研等都将不作硬性要求。同时放宽招聘条件,鼓励各地设政府特殊津贴,到2020年,专技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更加优化,中级以上人员可占4成。

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外语、计算机不作要求

意见》提出,县及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这两项能力可以作为继续 教育 内容之一,由专业技术人才自主自愿选择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可一次性折算相应继续教育学时。

不仅如此,对论文、科研等也不作硬性要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时,论文、著作发表条件可用本专业岗位中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等能够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成果替代;基层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奖项条件可用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及对所在企业发展的实际贡献替代,也可用其所在单位近三年内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或取得的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替代。

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可放宽专业、分数等要求

为鼓励更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也可放宽条件,比如说可以适当放宽专业要求,适当降低笔试最低控制分数线,报考人数较少的岗位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农技、水利等部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但不得突破行业职业准入要求。招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招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放宽至45周岁。基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或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可以采取校园招聘或直接考察聘用等方式。

鼓励各地设立政府津贴,激励基层人才

为保障基层人员的收入,鼓励各地设立政府特殊津贴制度,鼓励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优秀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在开展市级以上人才选拔和项目资助等工作中,注重向基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且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斜,适当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对招聘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基层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倾斜。支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落实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有关规定。

2020年,全省专技人员将达152万人

从2017年起,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面向全省县乡两级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安排10期省级高研班,专门培训10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人才培训项目将面向国家级贫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等艰苦边远地区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每年安排4期专题班,培训200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到2020年,全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大幅增长,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到152万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占40%,基本满足基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要,显著提升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水利等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水平。

晨报记者 琚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