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三】人才培养篇:强化内涵 注重质量 着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04.06.2014  19:04
 

本网讯 (宗禾)机器人足球代表队登上全国赛事最高领奖台,学生论文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宣讲,包装设计获国际包装印刷创意大赛“最佳创意设计奖”……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大赛中,总能看见安徽大学学生活跃的身影,他们在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展现风采。

五年来,安徽大学把 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坚持 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 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 开展多类型办学 ,增强学校影响力和办学活力。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教育计划, 成立文典学院 ,对具有创新潜质、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学生进行英才教育。文典学院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修专业,并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导师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学生对学科专业情况、个人学业规划以及发展方向的认识,并指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术活动。



我校师生参加第15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

 

设立“卓越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实验班、“生物2+2”英才班、“自动化”等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应用经济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实验班 ,并按照多品种、小批量、灵活培养、快速响应的治学方略,灵活设置3+1、3.5+0.5、2+2 等修业模式,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 实施“大学生启航工程” ,通过对本科新生进行大学适应教育、专业入门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招生、分流培养”以及辅修第二专业等培养方式 ,培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发展后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拓展研究生教育多元化联合培养途径。

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学校已在省内怀宁、太湖、舒城、和县、来安、庐江、怀远、休宁等 8个 县级人民政府 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完成 179名 选派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研究报告 300余篇 ,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近 300万元 ,并有 6名 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创新基地工作。这一被多家主流媒体誉为 “安大模式” 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入选了国务院学位办编印的《中国学位三十年》“制度创新、科学发展”栏目,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校与舒城县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实地了解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7个 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共计 66名 ,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创造了更为优质的平台,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生命科学学院胡亚伟同学作为我校与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 在世界自然科学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高致病性新型人冠状病毒MERS-CoV与其细胞受体CD26 结合的分子基础》。

结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千人培养计划”项目,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皖仪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25 家 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共联合培养 308人 。通过与大中型企业的联合培养,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内涵建设

 

——加强新办专业建设,提升特色专业水平。积极组织申报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字媒体艺术、物联网工程等应用型本科新专业。 本科专业达87个,专业总数位居全省高校之首 。通过应用型专业和工科专业快速拓展,学科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社会适应性也进一步性得到增强。五年来,立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1个 ,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个 ,省级特色专业 4个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7个 ,校级特色专业 21个



经济学院教授田淑英(前排左二)为卓越应用经济人才班学生开展《财政学》“移动课堂”教学

 

——分级建设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先后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5门 、省级精品课程 15 门 、校级精品课程 75 门 ,同时立项建设了 115门 研究性、应用性课程;2011 年学校获得了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立项;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使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教材等教学内容体系,《EDA 与数字系统设计(第2 版)》、《高等数学》、《中国画·花鸟》等4 部教材进入"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鼓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

 

——提高教学团队水平,促进教师教学发展。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实际,学校每两年组织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校90%左右的35 岁以下青年教师报名参赛,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倡导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邀请名师到我校观摩教学,组织院系开展观摩教学活动。五年来,我校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 ,省级教学团队 4个 12人 入选"宝钢优秀教师奖"。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法学院教师沈岚获得文科组三等奖;2012 年,教师的三件教学课件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上获奖。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教育

 

——提升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施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强化和推免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针对难以获得较大额度校外资助项目的部分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和长线领域方向, 实施“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资助计划 ;选择部分应用类、实验类和工程类培养项目, 实施“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强化项目”资助计划 ;针对拟以推荐免试方式被安徽大学录取的学术型研究生, 实施“推免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



“口袋小安”手机应用的研发者“doBell团队”的同学们在宿舍讨论问题

 

——加强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共资助了 1145项 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共立项大学生创新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项目 230项 ,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共计获得国际性奖励 16项 、全国性奖励 552多项 。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2011年起,启动了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实践教育。2012 年出台《安徽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育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构建 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等有机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对毕业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加强对教学实习的管理,各院系设立校外实习基地 113个 ,学校重点资助其中 59个

 

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级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首批法学实践教育基地 等称号, 4部 教材获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获批 2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安徽大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共识,这是对安徽大学人才培养的充分肯定。五年来,一届届安徽大学毕业生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励志践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服务社会发展,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