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隍庙挂牌匾10月重生 仿屯溪老街徽风浓郁(图)

04.08.2015  11:57

“新南大门”效果图。改造之后的城隍庙,将有更多徽风皖韵。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   古朴的木质结构、典型的徽派风格……下次再遇到城隍庙,她可能已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城隍庙提升改造正在进行,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日来到这里探访发现,南大门增加了木质立柱和门头,入口处较改造前更加显眼。未来,“城隍庙”三个字还可能以牌匾的形式挂在南大门上方。据了解,城隍庙一期改造预计今年10月底基本完成。

南大门“变身”木质结构

老合肥都知道,位于安庆路的城隍庙南大门,一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城隍庙市场”五个烫金大字,也成了一处地标。不过,由于以前南大门入口处都是灰色的石质材料,视觉上不够醒目。

昨日,记者在城隍庙看到,南大门在改造后增加了木质立柱和门头,依着旁边的白墙,形成了一个“ 门框”。“这些立柱除了在视觉上有了门的感觉,还能起到加固建筑的作用。”现场工作人员姚师傅告诉记者,“城隍庙”三个字今后可能会以牌匾的形式,挂在南大门的门头上。

据了解,城隍庙新增的木质装饰材料大多是在6月份安装完成的,由于需要两个月时间风干,施工人员准备从本月底开始上漆。“使用的油漆也都是防腐、防火的。”姚师傅说。

庙前街或有屯溪老街风格

记者注意到,除了木质立柱、门框等部件的大量使用,城隍庙还运用了丰富的装饰,“以前城隍庙的建筑,从屋顶到地面基本是一个平面,所以在这次的改造中运用了屋椽结构,比较具有立体感。”姚师傅介绍说,他们在南大门入口等大构建处还用了“象鼻”造型作为节头。

从南大门进入城隍庙,记者看到“ 徽光阁”也同样主要以木质结构进行装修。不过,旁边的“ 九狮楼”则有所不同。“徽派建筑风格不止一种,九狮楼的改造重点是运用徽派的‘门楼’造型。”姚师傅说,门楼做好后,会有工匠把雕刻好的石质雕花固定在门楼上。

记者还了解到,城隍庙的庙前街或将打造成屯溪老街的风格。

部分商家有了临时过渡点

昨日,记者在蒙城路与安庆路交口处看到了一片简易房,据庐阳区商务部门介绍,这里是城隍庙庙前区域经营户的临时过渡点。“临时过渡点是今年5月1日(开始)营业的,一共安置了100余户经营户。”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根据合肥市规划局发布的消息,城隍庙市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第一期(霍邱路南)工程已全面开工,城隍庙南大门木结构和屋面工程基本结束,预计全部工程可在今年10 月底竣工。不过,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虽然10月底可以基本完工,但由于还有一些后续工作要完善,最终改造完成时间可能稍有延迟。

霍邱路以北改造11月施工

除了韵味十足的“文化牌”,改造后的城隍庙,如何保持旺盛的“商业人气”?

据了解,城隍庙的改造将以一层、二层沿街界面为主,实现风貌的品质提升。此次整治还将注重现代商业环境的提升,通过空间整治梳理街区垂直空间系列,释放可以驻足停留的小场所体系,畅通二层商业动线。同时通过标识系统、店招灯具、城市家具、小品雕塑等景观元素丰富街区界面,活跃商业氛围。

据悉,城隍庙市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第二期(霍邱路以北)工程设计也已全面展开,今年11 月将进入施工阶段。

本报记者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