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改回归公益的“破冰之旅”(图)

02.02.2015  07:53

图为马鞍山市医疗集团药品物流配送中心。 马轩 摄

  作为公立医院的龙头,城市公立医院是诊治疑难杂症的主阵地,也是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最突出的地方。面对这一难题,我省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沿着回归公益的方向,从破冰之旅起航,一步步筑牢百姓健康的防线。

  作为国家首批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芜湖和马鞍山走在队伍最前列,成为改革的先行者。

   瞄准“看病贵”,实行医药分开,遏制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筑牢医疗质量基石

  无论各地医改的内容和探索模式有何差异,最终落脚点都会归结为一个朴素的群众诉求——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1月28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输液室内,22岁的曹容容因患肾结石正在打点滴。 “总费用是10732元,因为有医保,自己只需掏6000元左右,药品价格还不到医药费的13%。 ”她说,二院清爽、干净,还不用排队,服务令人满意。

  年逾七旬的万在金老人告诉记者,他因患脑梗塞,几乎每年都得到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住院一次,他发现医院不仅服务越来越周到,药品价格也越来越“亲民”。

  “以药养医”是城市公立医院广受诟病的一个问题。我国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医药分开”这一改革目标,力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药品虚高定价”、“以药养医”及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对此,我省试点城市在改革路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马鞍山市在整合公立医院资源、组建医疗集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管理”的改革创新。 “重点突出管理创新。统一采购,采取量价挂钩方式,挤掉药品价格中的虚高水分;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强化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遏制临床用药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副总院长王质文说,借助医院集团化人、财、物统一管理平台,实现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强化监管、规范用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4年11月初,集团成立了临床药学部和医学工程部,分工更细化,采购流程更优化。去年1月至11月,已招标耗材品种10个,平均降价20%。

  芜湖市在取消药品加成后,群众点赞,医院却一度遭遇运转困难。如何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既体现公益性,又能维持正常运转?芜湖的改革探索是:通过公开招标遴选出3家药品配送企业直接与药厂对接,药品采购目录、价格均透明化,政府和公立医院成为购买服务的主体。 “我们与中标配送企业签订合同,让其负责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用量价挂钩的方式挤掉虚高的价格水分,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人力物力成本,促使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 ”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主任冯英说,截至2014年底,该市取消药品加成共减轻群众药费负担3.8亿元,而以流程再造、加速药品资金周转的方式共从药品流通环节挤出4.35亿元,足以弥补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

  “以前谈医改,大伙儿都担心收入降低,没料想不仅老百姓得到实惠,医务工作者也同样受益。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弋生说。

   直击“看病难”,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施行分级诊疗新模式,享受“家门口就医”便利

  “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特别是像我们老人,有个突发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会帮着预约大医院的专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市内大医院。 ”家住马鞍山市新风小区的潘大妈对金家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称赞不已。

  “家庭医生是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优惠政策。 ”金家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冯家斌说,目前中心已与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签约千余户共2053人。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所属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与集团内的二三级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协议。 “只要一个电话和一张转诊单,社区的病人就能及时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接受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

  长期以来,医疗资源配置处于倒置状态,基层医疗资源匮乏,打乱了城乡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格局。大医院里人满为患、黄牛抢号,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的现象屡见不鲜。若说医药分开重在“破冰”,那么盘活公立医院优质资源就成了改革的融冰之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可以使更多市民享受在“家门口就医”的便利。

  “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尤其是社区卫生机构分离,不能双向转诊,也缺乏定向交流,客观上造成看病难。 ”芜湖市卫生局副局长杜荣昶说,解决这一难题需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不同层级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施行分级诊疗。

  去年底,芜湖市已出台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今年起分级诊疗将全面铺开。该市鼓励31家公立医院通过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对于非急重症和疑难杂症,上级医院可出具药物治疗方案,在基层医院实施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与大型公立医院同等的医疗服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孙礼侠说,为配合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该院正通过医疗组、义工队等促进专家学者下沉基层,帮扶一线医务工作者提高诊疗水平,逐步缩小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鸿沟。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通过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集团化运作模式,推动城市医疗技术和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区域内医疗服务“分级诊疗”新模式。2012年至2014年,3年来平均门诊人次增加16.74%,入院人次增加13.92%,满意度上升7.2%。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效果明显。 ”集团负责人说,以花山区桃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月门诊量已从2009年的1000人次增至2014年的4000人次。分级诊疗、上下联动也进入实质阶段,2014年,集团与社区之间共上转病人381人,下转病人147人。今年1月21日,该集团市中医院内一科与桃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城市大医院首个“社区慢性病门诊”至此正式开诊。

   打出“组合拳”,实施普惠民生的信息化项目,围绕深化医改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在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所属人民医院新门诊楼,患者持有二代身份证、医保卡、银联卡、集团就诊卡都可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充值、查询、打印报告单。一站式自助服务、门诊电子病历等系统优化了门诊就诊流程,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到目前,实施了集团化的电子病历(EMR)、银医一卡通、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药品供应链系统、病案管理系统、OA办公等一大批普惠民生的信息化项目,持续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该院院长王质文说。

  为加速公立医院改革进程,芜湖市还抢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于日前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为区域范围内医疗资源共享、信息调阅、远程会诊提供了方便,居民医疗成本大幅下降。

  从基层医改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改层层递进,走到了重要关口,开启“迎春”之旅。 “城市公立医院集中了优质医疗资源,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支柱,也是整个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 ”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重点围绕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着力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所有纳入改革的省属和市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步执行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同步实施药品耗材设备带量采购。今年3月底前,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在省药采平台上网交易医用耗材,执行药品招标结果。

  医疗保障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关键点之一。据介绍,今年我省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已并轨的市、县开展试点,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承办城乡居民医保事务。同时,还将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和三个目录,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必要支撑。(记者郑莉、柳文)

安徽县域医共体年内全覆盖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3月18日,华东六省一市专家齐聚阜南,召开安徽省县域医共体(阜南)现场研讨会。县、乡、村重织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县医院托管乡卫生院;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疗机构由“治病挣钱”转向“防病省钱”等等,阜南县在县域医共体中摸索出的种种举措使得分级诊疗效果明显,2016年该县县外就诊人次与医改前相比下降了12.中安在线
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再添新成员
  随着宣城市旌德县人民医院正式加入省儿童医联体,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