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多措并举促进商务经济发展

28.06.2016  23:11

埇桥区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研究新特点,落实新要求,积极贯彻“调转促”政策、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多措并举抓落实,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动埇桥商务经济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和新成效。

一、改革政策引导方式,促进商务经济全面发展。 根据国家、省、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大决策,结合埇桥实际,印发了《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务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促进政策,细化了项目扶持内容,提高了扶持资金效益和引导作用,重点在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提升物流配送水平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商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业 近年来,埇桥区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为抓手,以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一是政策扶持,引领发展。区财政设立商务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扶持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培训人才,助推发展。助力营造“全民触网、全企入网、电子商务普及全社会”的良好氛围。通过引导培训班学员在青年电子创业园实践基地集中创业,目前已经对接曹村金润东童装厂、符离向阳烧鸡、西二铺超神兄弟服饰等,促进了本地产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卖出去。三是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全区限额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入驻阿里巴巴宿州产业带平台,有效地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今年5月份,埇桥区共有电商企业289家,共建设电商平台8个,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等网销平台开店3550家。四是创建园区,集聚发展。通过整合农民工创业园等资源,创建埇桥区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埇桥区创佳工贸有限公司、宿州志恒商贸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村淘项目运营中心等20家企业已入驻园区。五是对接“村淘”,撬动农村电商发展。积极与阿里巴巴对接,2015年9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埇桥。截至目前,60个村级服务站有序运转,40个村级服务站正在招募进行中。截止到今年5月份,华洋啤酒、徽香源烧鸡等本地产品对接村淘平台,产品上行交易额1400万元,有效拉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支持内贸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扩大城乡消费需求为主线,加大商贸流通业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商贸流通业档次;以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城乡直营店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大泽乡镇农贸市场、桃沟乡大秦村农贸市场、华夏集团胜利路直营店、桃园镇钱营村、夹沟五柳村、大泽乡镇和谐村等便民连锁超市相继运营;大泽乡镇西寺坡村、桃沟乡大秦村的农贸市场建设基本完成。

四、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 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各级政府促进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支持、及时拨付上级项目资金并兑现应由区财政按比例支付的配套资金,重点在进出口增量、进口机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会展、出口信用保险保费、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支持企业,千方百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经近年重点引导和培育,目前板材和农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0%以上,成为埇桥外贸进出口的支柱产业。

五、支持限上企业发展,促进商务经济主体壮大。 支持符合标准的非法人单位、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为法人企业;鼓励2015年销售额达5000元以上的限上的30多家企业增强创新、加强管理,转变经营思路、扩大市场份额,尽快进入亿元企业行列;注重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优化限上企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2016年,全区纳入“一套表”限上商贸流通及餐饮住宿业达到153家。其中:批发业57家、零售业62家、住宿业8家、餐饮业26家。每月联网直报上报率保持100%。2016年1-5月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9亿元,同比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