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出拳让“假名牌”无容身之地

12.10.2015  09:22

        新华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和网购平台上“假名牌”依然猖獗,不但仿制水平“高超”,而且“产供销一条龙”,从购物手续、发货地等各个环节都有手段欺骗消费者。触目惊心的事实警醒:必须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让其无容身之地。

        假冒的“名牌”,貌似“物美价廉”,但其巨大危害毋庸多言:欺骗了消费者,透支了社会诚信,创伤了新兴电子商务平台的环境。此外,它还吞噬了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激情和能力,一旦长期浸淫在制假售假的狂欢中,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将永难崛起。

        无论对于劣质“山寨”还是高仿“假名牌”都应该严厉打击,让其陷入“老鼠过街”的境地。打击要形成合力,特别是对于新兴电商领域以及线上线下“一条龙”的制假售假行为,要联动工商、质监、公安、网管等各方力量进行重点整治,做到顺藤摸瓜,全流程打击。

        打击假货,还要疏堵结合,为自主品牌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工商、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应密切合作,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保护品牌知识产权,各地特别是代工产业发达的地区也应在政策上引导鼓励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增强竞争力,以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王晓磊 袁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