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大学生摆地摊卖袜子 攒钱救治白血病父亲

20.10.2015  11:17

父亲下床都很困难,解忠宇在喂他喝水。

解忠宇在街头守着他的小地摊。

如果不是父亲查出白血病,解忠宇此时应该还坐在安徽工业大学的教室里读书。而现在,他每天准时出现在车水马龙的合肥宿州路上,摆地摊替父亲攒钱治病。每天营业额少的时候十多块钱,最多六七十块钱,这就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有人劝他早日回到学校,但解忠宇说,他很害怕,怕一离开就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家里顶梁柱突发重病

10月19日下午2点,宿州路省立医院附近,解忠宇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守着他的地摊。地摊很简陋,一块白布铺在地上,上面摆放着数十双袜子、手套等针织品,这些都是解忠宇从长江批发市场进的货。

解忠宇是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名大三学生,老家在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长岭村。父亲解登尚是农民工,母亲在家种地,含辛茹苦把他这个大学生培养出来。

“早些年父亲一直在外省工地上干活,那时我最期待的就是他回家。”解忠宇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父亲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次听说父亲要回来了,他总会早早在家门口等候。后来父亲终于回到六安,他又出门上大学了,“父亲很在乎我,我知道我不在他身边时,他很想我,但他从不对我说。”

原本日子就这样平淡又幸福地过着,两年后解忠宇大学毕业找个工作,父母也可以稍微歇息了。然而今年六月,解登尚突患重病,全家的生活都被打乱了。

“父亲觉得腰很疼,没力气,脖子淋巴结也肿得厉害,就到医院去看。”解忠宇说,后来父亲情况越来越严重,6月初从六安人民医院转到省立医院治疗,最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子决定去摆摊救父

“一开始家人还瞒着我,怕影响我学习,只是说父亲身体不好。”解忠宇说,他得知父亲转到合肥治疗后,匆匆从学校所在地马鞍山来到这里。

解忠宇说,父亲入院时情况非常不好,只能卧床,大小便都要有人照顾,他和母亲白天黑夜轮流照料。“我姐姐家住在滨湖,她原来是个幼师。因为父亲吃的饭必须干净,现在她把工作辞了,就负责做饭。”

从滨湖到省立医院,坐公交来回一趟将近3个小时。姐姐除了一日三餐做饭,还要送饭,解忠宇又主动揽下送饭的事。因为惦记着患病的父亲,他在马鞍山合肥两地来回跑,也静不下心来读书。

解忠宇说他不怕吃苦,但高昂的医疗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从6月份到现在已经花了16万多,大部分是找亲戚朋友们借的,后续还需要很多钱。”为了赚钱,解忠宇在大学里发过传单,当过饭店服务员,但父亲那边常常需要帮忙,他时间不自由。考虑再三,他决定摆摊救父,“现在天气冷了,我就到市场进货,卖棉袜子什么的。”

国庆假期后再没返校

从国庆假期后,解忠宇就再没有回过学校了。他向老师请了假,甚至想过休学。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后,待姐姐做好饭菜,他就赶最早的18路公交车从滨湖坐到大钟楼,再走一段路到省立医院给父亲送饭。等父亲吃过饭,他就出摊了。

“我在逍遥津公园、百货大楼门口都摆过摊,这些地方人流量大,但是附近卖东西的人怕我抢生意,不让我摆。”解忠宇说,他找了好多地方,最终在离省立医院不远、宿州路上的一个银行取款机门口找到了位置。

解忠宇是个性格腼腆的人,起初他有些难为情,但想到患病的父亲,他开始学着鼓起勇气跟顾客交流。少的时候一天只能卖十多块钱,多的时候也就六七十块钱。

有人劝解忠宇早点回学校,莫耽误了学业。解忠宇说,他何尝不想回去,但父亲重病急需用钱,他不能置身事外。而且他很害怕,怕一离开合肥,就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儿子很懂事,我想过放弃,不能再拖累他们了。”躺在病床上的解登尚哽咽着对记者说,一旁的妻子帮他拭去眼角泪水。据了解,目前解登尚已经进行了5次化疗,情况不容乐观。记者看到,因为化疗的副作用,他嘴角有些歪斜,眼睛肿得厉害。

“我不会放弃父亲。我知道卖袜子的钱杯水车薪,但是能赚一点是一点,现在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解忠宇说,如今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父亲好起来。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很多热心市民也在帮助解忠宇,棉袜10块钱五双,有的市民给20块钱却只拿走两双袜子。如果您住在省立医院附近看到解忠宇的地摊,也请您买双袜子,帮帮这个有孝心的大学生吧。 王炫 本报记者 钟虹/文 马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