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下管线能绕地球赤道半圈多 首次拍“全家福”

20.05.2015  12:52

工作人员一边测数据,一边记录。

最近,城区的很多主次干道上都能看到一些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手执仪器在路面上进行探测,引起很多过往市民的好奇。记者采访得知,原来,他们正在进行首次全市范围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普查的信息将建立能共享的数据库,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管线被挖的情况。

怎么给地下管线“画像”?  高科技装备齐上阵

昨日,在天鹅湖万达附近的怀宁路上,三四名工作人员正手拿着仪器在地面上比划,时不时还会在地面上记下类似“KX146”、“LD2541”等字样的符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符号前面的英文字母代表监控、路灯等管线代码,后面的数字是流水号。通过这些符号,便于探测人员后期将探测结果进行整理。

根据管线的属性、材质、埋深等不同,探测的仪器和方法也各不相同。雨、污水等排水管道探测起来简单,只需将沿线路设置的检查井逐一打开,进行直接测量。而遇到路灯、弱电线缆等时,通常采用管线探测仪在地表探测,工作时,将发射机信号施加于夹钳上,再将夹钳套在被测金属管线或电缆上,从而使被测管线产生磁场,再由接收机接收管线的磁场信号,从而测定管线走向、埋深等相关数据。还有一些管线,比如塑料等材质,在地下摸不到也看不到的,就需要动用地质雷达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