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一弃婴在美国患重病 等待其父母献骨髓

07.01.2016  11:08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辰田活泼可爱。(图片由李小华提供)

这些日子,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寄养家庭妈妈李小华特别着急。2012年,他们从民警手上接过一名患病弃婴,起名“阳辰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用源源不断的爱心接力这条小生命,直至孩子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近日,美国那边传来一个消息,孩子病情加重,需要骨髓移植,医生建议最好能找到亲属配型。

接管孩子,一路悉心照顾

昨日上午,李小华去福利院领奶粉时,再次打听了小辰田父母的情况,当得知“还没找到”时,她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低谷。

事情还要从2012年4月26日说起。那天夜里,一名婴儿孤零零地躺在阜涡路立交桥附近,他就是小辰田。市民发现后报了警,民警把婴儿送到福利院。就这样,在福利院的安排下,李小华接管了小辰田的生活起居。

“他拉了一身,还发高烧,给他清洗干净、换好衣服后,我就带他直接赶往诊所,很快他就恢复正常了。”让李小华没想到的是,才过20多天,小辰田的状况又变差了,不吃不喝,皮肤变得很黄。经医院诊断,小辰田贫血比较严重,最终得靠输血渡过难关。

“刚开始有医生诊断说是地中海贫血,后来又说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没啥文化的李小华,并不了解这到底是什么病,只感觉“比较严重”。两年多时间里,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得带孩子乘车赶往合肥,到底去了多少次,她没心思计算。

李小华感慨,这一路走来,孩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爱,“记得有一次,血库的O型血告急,福利院王院长不顾自己的身体,跑去献了400毫升血。”

始终挂心,时刻关注成长

在爱心接力下,小辰田的情况一天天好转,变胖了,变活泼了。有一次冬天下雪,路上结冰,李小华跌倒了,小辰田伸出小手,主动为她轻轻擦去眼泪。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小华跟孩子建立了深厚的亲情。“每次孩子输血扎针,我的心里都特别难受,不忍心看。孩子也害怕,每次他想挣扎时,我就抱着他告诉他要乖,输完了,咱就不难受了。那时,他就会安静下来,不再闹。”

在得知小辰田将被美国家庭收养时,李小华心中很不舍,但想到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治疗,她又感到欣慰。2014年5月19日,李小华一直牢记着这一天,那天她亲自去送小辰田,看着他离开。从那以后,她经常会翻出小辰田的照片看一看。有时去福利院,也会看看孩子最近的照片。“我看到他高了,壮了,状态挺好,就是皮肤好像比以前黑了一点,估计是美国的阳光要比咱们这里厉害些,我心里还挺高兴的。”

但没想到,小辰田的病情还是加重了,这让李小华心里很难过。“孩子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后来能沟通了,可以说话了……你不知道那种感觉……”李小华哽咽着。

呼吁帮助,只为延续生命

阜阳市福利院儿童部部长任少英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美国家庭也一直在为孩子进行治疗,也做过一次配型移植,但没能成功,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这样成功几率比较大,福利院也联系了辖区派出所,希望能找到孩子的父母,但至今还没找到。

为了能早日找到小辰田的家人,李小华找来小辰田的多张照片给记者,小辰田被丢弃时穿的衣物她至今还保存着,希望能让其家人一眼认出来。

“我本人没啥好写的,你要多写一写孩子。”因为太急切,李小华数次打断记者说话,“我盼着孩子的父母能主动出现,捐献骨髓,救救孩子……这孩子多漂亮,多聪明伶俐……”她一直反复念叨着,又像是在向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证明什么。

小辰田的爸爸妈妈,如果您看到这篇报道,请尽快联系我们,救治孩子。如果读者能提供关于孩子亲属的相关线索,请拨打本报热线962000,让我们一起努力,继续接力生命。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