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大地上写下动人“诗行”

31.08.2015  09:24

    在淮南市潘集区农业领域,淮南民革党员苏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从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做起,从农作物新品种选择、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到下农田做示范,进农家送技术,手把手指导种植……他顶风冒雨,御暑抗寒,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征途上奉献多年如一日,逐步成长为农业领域的专家,农业科普的行家。作为潘集区蔬菜协会会长、淮南市酥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已然成为当地农业战线和科普战线的先进典型。今年六月,中国科协、财政部《关于公布2015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和个人的通知》,苏亚作为农村科普带头人入选其中。

  以全方位服务为宗旨

  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抓科普,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的稳定与发展,依赖高素质的农民。苏亚发挥中心技术专家及协会会员技术优势,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和知识。

  近年来,他先后义务自费邀请安农大、农科院、市菜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为种植户举办科技讲座,根据生产季节进行有针对性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科学种植水平。日常工作中,经常派出技术骨干,深入到蔬菜大棚进行现场生产技术指导,每年不定期组织协会技术骨干到种植户的蔬菜大棚中现场察看蔬菜生长情况和管理情况,查找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帮助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实现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专家的指导帮助,广大种植户普遍掌握了1~2项蔬菜种植先进技术,提高了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实现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2012-2014年度共开班30多期,培训种植大户140多户,开展科普讲座5期,办科普专栏7个,更新宣传栏内容16期,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2万册(份),惠及农户近5万人次。

  抓服务,稳定农业发展的大后方。苏亚针对种植户经营分散、规模较小、效益不明显的实际,采用“协会+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经常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技术和业务指导。在此基础上,他个人出资从中心和协会抽调12个专业技术人员常年走村串户,与种植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技术指导和把关,解决了种植户的生产技术难题,增强了种植户的种植信心。

  搭建科普惠农平台

  确保科技先行

  为促进科技推广普及、增加农民收入,他于2010年牵头成立了淮南市潘集区蔬菜协会,并于2011年投资21万元,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信息服务体系,同时以协会的名义为每个种植基地培养了2~3名技术人员,形成了协会、基地、种植户三方相互联系的信息网络,做到及时向种植户传授实际、实用、实效的技术、信息和知识,让他们及时掌握技术和行情,做到胸有成竹。

  苏亚在推广种植酥瓜的过程中,发现酥瓜品种混杂、重茬病害严重等问题。为了提升酥瓜产业科技含量,解决制约酥瓜产业发展的难题,他自筹资金30万元,组建了淮南市酥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酥瓜科研及推广工作。同时,他积极发挥协会带动功能,利用担任酥瓜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坚持以科研为依托,通过协会的协调和联动,两年来先后赴合肥、山东、湖北等地收集酥瓜品种资源200余份,筛选优质材料50余份研制新品种4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个,极大地提升了酥瓜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淮南酥瓜产业的发展。开展的“沿淮地区酥瓜早熟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获淮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近年来,他在做大做强酥瓜产业的同时,引进 “红皮高桩”洋葱、鄂莲5号、鄂莲6号、太空莲、武芋1号、“紫燕1号”辣椒、水果黄瓜等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品种,带动农户发展优质蔬菜3万多亩,仅酥瓜种植面积就达25000多亩,促进了会员增收,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发展蔬菜生产,从而取得丰厚的收获。

  立足本职奉献社会

  制订计划放眼未来

  作为潘集区和淮南市政协委员,苏亚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奋力前行,更在服务社会上彰显自己的风采。

  如今,作为淮南市农业优秀专家和专业拔尖人才的他,又有了新的规划:发挥特长,起“传帮带”作用,每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100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协助企业、协会与安农大、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服务工作;以科学普及为年度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协会全力配合潘集区科协开展科普宣传系列活动,每年开展科普讲座、科技下乡、科普赶集等科普活动10次以上。

  作为政协委员,他尽心尽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提出多篇有分量的提案。其中《关于利用采煤塌陷地及河滩地开展植树造林的建议》被评为潘集区政协优秀提案。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一定能取得更多的成绩,绘就更美的篇章。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