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6月揭晓 安徽隋唐大运河遗址入围(图)

22.05.2014  16:19
导读:再过一个月,“中国大运河”能否写进“世界遗产名录”,将在第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揭晓。在“中国大运河”中,安徽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两个申遗点仿佛两颗“明珠”点缀其中。

千年古运河,承载了中国王朝的更迭,也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再过一个月,“中国大运河”能否写进“世界遗产名录”,将在第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揭晓。在“中国大运河”中,安徽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两个申遗点仿佛两颗“明珠”点缀其中。

通济渠泗县段风光秀美

“活运河”让评审专家惊叹

隋唐大运河在我省境内属于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流经淮北和宿州两市,全长180 公里。其中,通济渠淮北段主要在濉溪县境内,全长41.5 公里,均为废弃河道,部分河床为地下遗址。泗县境内则留有隋唐运河故道,这也是隋唐大运河现存唯一一段“活运河”。

“这段活运河,现在还在做灌溉用。”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运河与泗县环城河相交,两侧建有住宅。现在河道和水体保存完整,反映了通济渠河道的原始风貌。

去年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我省两个申遗点进行现场评审,对此也颇加赞赏。“专家对两个申遗点的评价是‘很壮观’,认为柳孜遗址和泗县活运河在保护、利用方面做得不错,特别是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结合得很好。”该负责人回忆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