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安徽篇] 人文官庄乡愁浓

05.05.2016  19:07

  在 《绿水青山官庄情》 报道中,我们关注了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发展乡村旅游,“留住绿水青山”的实情。今天,我们继续把目光投向这座位于大别山深处、人文底蕴深厚的古镇,探寻它是如何“系住乡愁”,又如何通过旅游扶贫为乡民带来福祉的。

   人文官庄乡愁浓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张文昕)千年古镇,汉末始创,风雨砥砺,明清隆昌。古皖东北,桐岳舒壤,北倚省府,南接长江,东临巢湖,西望汉阳。魅力乡村,古色古香。豆腐之街,书画之乡。人文荟萃,万古流芳。余祖文章,七叶衍祥。余公大化,革命英烈。学士英时,人文巨匠。桑皮纸贵,故宫珍藏。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乡愁悠悠,谓之官庄。

   孝友文化别具一格

  4月28日,记者一行来到当地有名的德馨庄,门楣上的“五世同堂”、“七叶衍祥”,铭刻了“庄主”余文章的美德。据族谱和方志记载,余氏第十四世祖乡饮大宾余文章,天性孝交,不吝施予,善行德广,清乾隆帝分别于五十五年、五十七年赐圣匾褒扬。“乾隆庚戍,文章公八十七岁,合家男女130多人,家庭和睦,五代同居同吃,每次吃饭敲钟集合,真正是钟鸣鼎食之家。家族兴旺,亲见第七代,七子五世同堂,乾隆帝又赐匾‘七叶衍祥’。”官庄镇领导李宝林一边领着我们观看广兴老屋德馨庄、余氏宗祠,一边讲解着官庄孝友文化源渊。如今镇里依旧传承了孝行义德,每年都会举办孝义文化节,开展为父母奉上“人生第一杯孝心茶”活动,让小孩从山上采摘新茶,亲手炒茶制茶沏茶给父母、长辈、亲朋好友。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广兴老屋德馨庄。

  带着对文章公传奇故事的惊叹,再兴致勃勃走进金城村燕屋、戈元村河湾老屋、河西大屋、西领衙屋等老宅,古村落虽少有人住,其门楣匾额“良弼遗风”、“视履考祥”、“德乃福基”、“耕读传家”、“为善最乐”、“飞声京国”、“齿德兼优”,无不诉说着古镇的民风民德。在燕屋老宅,年近七旬的余志祥老人不无自豪地当起了解说员,“这老屋是余氏十五祖余从乾建造的,他是饮食官,相当于现在的粮食厅厅长。当年这里住了十二户人家,这堂厅里挂的牌匾都是地方官员和大户人家赠送的……”话音未落,余老的老伴提着水瓶给我们沏茶,并邀请我们在家吃午饭。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老宅一角,门楣上刻有“视履考祥”。  

  纯真的乡音、友善的待客,乡民们将官庄的孝友文化传承至今。

  官庄镇政府党委书记王续豹介绍:“官庄本着因陋就简、因形就势、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尽量展示原生态人文景观的旅游开发理念,基本上是就地改造修缮古村落老宅,让游客真实地触摸到我们镇的乡村文化”。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