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

16.10.2014  12:04

小粉丝成就大产业

 

“金香丝粉丝”,在蚌埠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品牌。由“粉把式”传承人蔡道贤创出手工制作粉丝的绝活,成了地方农产品的一大产业。带动地方城乡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探秘“粉把式”真功夫:在技术上水蒸气弥漫,“噼啪噼啪”声不绝,10余平方米的小屋里,7个人正在紧张有序忙碌着。记者一走进去,顿感热气撩人。“这里是生产车间,共有4道工序。”68岁的传承人蔡道贤,领着我们参观,逐一“指点”。首道工序为搅粉,只见一个大铁桶里装满了红薯粉,加水后成糊状,搅拌使之逐步变硬。随之,转入第二道工序打浆,搅拌后的糊状粉放入大盆内,一边用手搋,一边加热水,直到粉不粘手为止。“这是最关键的工序。”蔡道贤介绍说,搋粉要掌握好火候,最考验一个“粉把式”的眼力和手感的真功夫。接下来就是“上瓢”了,一个铁瓢嵌在厚木板中,瓢底打出46个细孔,把搋好的粉放入瓢中,用包着胶皮的木质锤有节奏敲击,粉丝从细孔下垂入锅。先前听到的“噼啪噼啪”声即由此而来。大锅水温一般在96度。没入锅之前为生粉丝,入锅后为熟粉丝。生粉丝漏到锅里后,要控制好时间,煮的时间太长,粉丝容易断;煮的时间太短,粉丝不熟。此道工序名为把粉。随后,熟粉丝被竹竿从热水锅挑到冷水里,冷却后捞出放在竹竿上摊平。在生产环节之后,还需要冷冻、晾晒、包装等,一束束手工粉丝即可上市了。

非遗手艺传承人:200年蔡道贤“在董庙,手工做粉丝已传承快200年了。”蔡道贤兴致勃勃地话起了“当年”:清嘉庆二十年(1816年),当地发大水,庄稼颗粒无收。七八十年代,由于红薯种植面积的扩大,手工粉丝产业开始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个年代,购买这些粉丝还要凭票。一个月一人三两的标准对很多市民来讲,可能远远不够。蔡道贤回忆起当年销售的场面,显得非常激动,“当时的手工粉丝堆满了好几个仓库,甚至在仓库外面还加放了3个货位。尤其是节日期间,农民前来交易粉丝的车川流不息,很是热闹”。“俺们金香丝粉丝的历史,已经快两百年了。”他回忆说。经过和蔡道贤交流,笔者这才了解到他是金香丝粉丝的第八代传人,这金香丝粉丝从嘉庆二十年就已经存在了,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如今,随着机器粉丝的普及,很难见到手工粉丝的踪影,手工粉丝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味道。

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金香丝”牌粉丝的生产工艺获得唯一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此前,该社山芋粉丝的生产方法和手工生产山芋粉丝用的炉灶分别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国家专利。

临危受命,小商人变村长:在蔡道贤的带领下,当地已经有几百户农户依靠制作传统手工粉丝发家致富,可是就是这项手艺,当年曾一度濒临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的蔡道贤已经19岁,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制作粉丝的手艺。当时,手工制作粉丝的手艺在整个苏鲁豫皖地区的农村广为流传,几乎家家户户的农民都做粉丝。小粉丝能做出大“文章”?这是董湖村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个村人历来有加工粉丝的传统,但只是为了方便保存才把淀粉加工成粉丝,哪里想到赚钱呢?

改革开放以后,蔡道贤就开始在当地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做点生意。二十多年从商的经历,为他带来了殷实的家境,也锻炼了他精明的头脑和超前的眼光。蔡道贤的人生从来没有甘于安逸,作为一个精明的小商人,哪行赚钱他就干哪行,哪里有钱赚他就往哪里去,从不怕辛苦。但有时,也有些东西他会看得比钱更重要。

1999年,当时的刘集镇董湖村村委会换届选举,选了三次都没选出“当家人”,村委会联系了在深圳的蔡道贤,想请他回村主持村内工作。蔡道贤正在深圳组织了一个舞狮队,每天挣七八百元,赚钱赚得不亦乐乎。可一听说村里有了难事,蔡道贤还是果断放弃了南方赚钱的机会,返回了家乡。凭借在村里的威望和人气,蔡道贤回村后,村民一致投票选举他当了村长。九十年代,很多人“下海”,而一直在商海的蔡道贤为了家乡却“上岸”了。

人生跑道不停转弯:到了2003年区划调整,要并村。蔡道贤却急流勇退了。“虽然俺们当地的这些人跟我处的都不错,但我觉得当村长不适合我,我还是更喜欢自己做点生意。”在做村长时,蔡道贤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他发现了嫁接瓜苗的商机,但一直腾不出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本年卸任了村长一职的蔡道贤,成了村里第一个培育嫁接苗的人。当地的瓜不能多茬种植,蔡道贤就开始研究新技术、培育新品种。第一年他仅卖嫁接苗的收益就超过3万元。到了2005年,村里学会了培育嫁接苗的人多了。蔡道贤开始准备转行,他发现村里大型机械少,于是他花了几十万,买了两部大型拖拉机、发展机械种植,还成立了董湖农机协会。全村的大型机械迅速增加,村民一窝蜂地买了大型机械,只一年时间就出现了过剩的迹象。蔡道贤果断地卖掉刚买的新机械,又调转了目光。

产品能够长期发展成就了大事业:上世纪90年代后,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工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机器生产粉丝的速度很快,农家手工制作粉丝的越来越少。到了2000年以后,几乎没人愿意再做这项辛苦的力气活了。蔡道贤发现,机器生产固然快,但要加入17种添加剂、脱色剂、塑状剂等,这种粉丝一煮就烂,口感差,而且大量添加剂,很不健康。没人愿意继续辛苦制作的手工粉丝,才是真正口感好、营养佳的绿色食品。“不少人都认为吃粉丝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其实是个误区,我们纯手工做的粉丝,没有那么多添加剂,吃再多也不会得老年痴呆。”,当时,董庙村只有几十亩山芋,六七户农户还在坚持制作手工粉丝,这项手艺也几乎要失传。蔡道贤决定把这项传统的手艺继承、发扬下去。

破釜沉舟,成了创业梦:蔡道贤和几户农户一起,成立了合作社,但是没有人支持,更没人看好手工粉丝这个“土玩意”。陆续有社员退出,就连蔡道贤的家人也不愿意支持他继续从事粉丝制作。“那时候,我家里人、亲戚朋友都来做我的工作,跟我讲‘别瞎能,做粉丝不管经的(没用),还是想点子找别的事干吧。’”蔡道贤说,自己之所以能坚定信念,坚持下去,除了觉得传统工艺制作的粉丝一定会有市场,另外,也是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保护下来。这次创业,蔡道贤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2008年,他为了能继续做粉丝,甚至和儿子闹翻脸,分了家。自己和老伴两个人分了7亩地,老两口一起种地、挑水、除草。五十多岁的老汉不辞辛劳、没日没夜地耕作在田间地头,盼望着自己的山芋可以丰收。天道酬勤,当年秋天,蔡道贤果然迎来了山芋大丰收。收割一结束,他立即开始操起制作粉丝的家伙物什,每天在自己的粉房里搅粉、上瓢,忙得满头大汗。

  那一年,蔡道贤一个人用自己种的四万多斤芋头,做了满满六千多斤粉丝,挣了三万八千块。他不仅采用古法做粉丝,而且反复试验,不断改良配方,减少了白矾的用量,用食盐取代,摊出的粉丝有嚼劲、又不需要添加剂。他的小院里晾晒着根根晶莹透亮的粉丝,根本不愁销路,早早地就被外地客商订光了,羡煞了周围的村民。

小粉丝产品成了地方品牌:这一次,粉丝带来的财富效应又一次让蔡道贤成为了全村的焦点。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很多农民纷纷主动找上门,请求加入合作社,一起种芋头做粉丝。不仅如此,那些曾经反对他从事这行的亲友们终于放下偏见,家人和他的关系也有所缓和。现在,蔡道贤的金香丝粉丝合作社已经有450多户农户加入,种植山芋的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2009年,蔡道贤申请并成功注册“金香丝”牌粉丝商标,全村所有的粉丝都打“金香丝”的品牌闯市场。有了品牌,一公斤淀粉、粉丝增值1.2元,还供不应求。

短短几年时间,金香丝粉丝已经成长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迅速占领皖北粉丝市场,并逐步推向全国。一业兴百业兴,金香丝粉丝叫响了,大大带动了薯业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专业户,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金香丝粉丝成了董湖村的“富民”产业,“绿色银行”2010年,蔡道贤带着他的金香丝粉丝到上海参加农展会,纯手工制作的金香丝粉丝获得了“最受欢迎土特产”金奖。蔡道贤一下吸引了14家媒体的关注,成为了农展会上名副其实的明星。金香丝粉丝的价格也从最初的5元/斤,一路飙升到10元/斤。

现在,金香丝粉丝还进入了当地的各大超市,有一次,一名旅美华人会像探亲,看到了金香丝粉丝,一次买了16盒,说要全部带回美国,给家里的人尝尝熟悉的味道。金香丝粉丝,不仅品牌获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制作过程也得到了权威认可。金香丝粉丝申请到了外包装专利、生产粉丝锅炉专利、生产粉丝方法专利三项专利。名利双收的蔡道贤,心中时刻惦记着大家。以往做粉丝受天气影响,只能在冬天进行,为了提高金香丝粉丝的总产量,蔡道贤自费建了晾晒场、冷库,并且无偿借给村民、甚至是周边地区的人使用。128万元的投资不是小数目,蔡道贤咬咬牙、一狠心,把给儿子买房子的六十多万元也投了进去。现在一年四季,金香丝粉丝都能生产,产量大增。农户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粉丝传人蔡道贤把粉丝制作的手艺、技术、理念毫无保留的传下去。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