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4】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凝聚精气神 传递正能量

07.04.2015  21:05

2014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按照“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注重增强政治意识的敏感性、思想工作的及时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校内宣传的活泼性、校外宣传的品位性、网络媒体的安全性,部门全体同志齐心协力、稳中求进、锐意创新,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强化理论武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中央、安徽省委、省教育工委的要求和部署,学校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等理论学习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利用网络、校报、宣传橱窗、报栏、广播等载体,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学习宣传活动。

周密组织、精心计划、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校中心组学习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材料,切实做好校党委和二级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组织服务工作。在校园网和校报分别开设专栏,结合广播、橱窗、微博和微信,大力宣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分析研判校内舆情,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作为安徽省高校舆情信息直报点,认真做好舆情信息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注重收集、分析和报送舆情信息,时刻保持舆情的敏感、加强舆情判断,及时有效地反映师生重大关注和关切,牢固把握和占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工作。完成大学生思政评估体系自评报告,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参与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意见及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协调暨集体备课会,抓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扎实做好内宣工作,凝神聚气促发展

牢牢抓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进一步优化校内宣传资源配置,形成了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橱窗、新媒体等媒体资源的整体合力和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育人工作服务的立体宣传网络。

校园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面服务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平台、学校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对于学校主页的新闻发布,严把采编关、审核关,新闻的价值性、时效性和导向性得到增强。重点组织策划了《党代会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专题》、《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在行动》、《专业评估》、《两代会专题》、《再见,同学》、《暑期工作系列报道》、《万名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你好,新同学》、《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征文》、《周末特刊》、《学院风采》等系列报道。全年校园网新闻发布量1500条(校园要闻500余条,院处新闻1000余条)。其中《我校从2014年起在安徽省整体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点击量达58000多次,创历年来新高。

校报按照深度报道、跟踪报道的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师生,每期都有重点稿件,报道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先进典型,校内反响较好。同时注重抓编排质量,在特色版面、特色栏目、特色文章上下功夫,配合阶段性中心工作,基本做到期期有评论。全年共出版18期,围绕学校重大活动,新开辟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校园达人、微言微语等专栏。在2014年3月对上一年度的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言论类一等奖一项。

宣传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共出刊8期专栏,内容涵盖律动青春、十佳大学生、建筑文化节、毕业季、迎新专刊、暑期摄影展、廉政文化宣传、文明创建海报等。

重视加强培训特约通讯员队伍,提高学校综合报道水平,加大工作的宣传力度;逐步完善以学生记者为主体的新闻中心的制度建设和业务指导工作,组织采写编辑《建大通讯》40余期,积极鼓励学生记者向安徽青年报踊跃投稿;加强广播台宣传队伍的建设,面向广大师生积极报道国内外新闻和各单位的动态,加强先进人物和高雅文化的宣传报道,及时宣传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成就。

引领新常态,精心打造新媒体平台。面对“舆论源头”正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平台快速转移之势,主动实现传统媒体的“华丽转身”、新媒体的“弯道超车”,学校官微全年发布微博856条。2014年12月3日,建大官方微信正式开通上线,这是继2013年建大官方微博开通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截止目前,共发布微信百余条。同时,官方平台与大学生网民积极互动,多次转发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热点微信、微视频佳作,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热情,主流舆论的号召力何影响力日益增强。

全力做好外宣工作,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

努力提升校外宣传品位,继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互动,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报道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成就,宣传报道学校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讲好建大故事,传播好建大声音。

以学校在安徽省整体进入一本招生为契机,组织召开媒体通气会,邀请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新安晚报等八家媒体来校采访,多角度展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成果,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500余篇(含安徽教育网)。同时结合学校以科研服务社会,万名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展开对外宣传。

中国教育报》以《传承文化基因,高校责无旁贷》为题,对学校以徽州古建筑保护为依托,传承徽派文化的社会担当予以报道。《中国青年报》发表长篇通讯《安徽建大:助力美好乡村 大学生不是看客》,对我校学子扎实服务美好乡村做了报道。发表通讯《看大四男孩如何一举拿下设计界奥斯卡奖》,对我校“红点奖”获得者予以报道。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夜线60分栏目播出“学姐喊你来报名•走进安徽建筑大学”。校园网转发该新闻,点击率超过13000次。多家媒体来校采访学校进入一本招生,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等对新闻进行了报道。新安晚报专访校长方潜生,整版报道《安徽建筑大学跻身"一本" 今年扩招数百人新增3个专业》

加强对安徽教育网的新闻报送。向安徽教育网上报新闻400余条,在教育网首页发布新闻60余条。《万名学子暑期出征 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安徽建筑大学万名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名企进校园  对口选人才》等新闻登上安徽教育网图片新闻和要闻。

文明创建,春风化雨结硕果

精神激励,可以使一个人充满正能量,也可以使一所学校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潜力。2014年初,学校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学校将创建文明单位列为学校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拟定了2014年文明创建任务一览表,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制度文明建设工程、校园环境建设工程和服务美好乡村建设五大工程,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精神激励新模式,为学校发展凝心聚力,加油鼓劲。

学校编制完成了《安徽建筑大学视觉形象识别手册》、《印象安建大》(2014)画册,开展校歌(歌词)、各单位二级网站评比、文明创建案例评选。打造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易海大讲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节日”、易海法学论坛等5个文明创建品牌,提升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全体师生和校友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化是大学之魂,它由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传承、积淀而成,是大学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宣传部积极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在安徽省教育厅思政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开展“安徽高校文化精神研究—安徽建筑大学文化精神个案研究”(2012-2013SZKJSGC11)项目,课题组克服诸多困难,先后五易其稿,最终完成近3万字的安徽建筑大学文化精神个案研究报告。

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校园文化管理规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注重汲取和依托丰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与育人作用,与人文素质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华诗词赏析与创作大赛”,“易海翰墨飘香”书法大赛等活动,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和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作出了有益探索。 

回眸2014,“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精神在一年的工作实践中竞相彰显。展望2015,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必将在服务“四个全面”的新征程上汇聚起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作者:李万银  审核:胡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