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家针对“53种病不需要输液”回应四大疑问

23.08.2014  15:44
导读:为何输液会如此“霸道盛行”?为何一生病就输液成为几乎所有患者的就医习惯?取消53种常见病输液对患者有哪些好处?遭遇患者不理解怎么办?有何监督措施?昨天,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安徽省卫计委日前发布通知,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列入禁止输液名单,进一步推进“限抗令”。

为何输液会如此“霸道盛行”?为何一生病就输液成为几乎所有患者的就医习惯?取消53种常见病输液对患者有哪些好处?遭遇患者不理解怎么办?有何监督措施?昨天,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观点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肌注就不输液,是医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 “对53种常见病输液说不,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打响一场抗菌药物‘瘦身’战。”

——安医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家斌

 数字

●中国90%的病人不知道输液的危害性,其中有75%的门诊病人其实不需要输液。

●中国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左右,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带有抗生素的药物。

●中国是输液大国,2010年人年均8瓶的输液量居世界之首,而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

一问专家:患者图方便一味输液,走入治疗误区

“医生,小孩前两天打了点滴,还有一点咳嗽,再给吊一瓶吧。”昨天下午,在经开区一家社区服务中心,孙大爷带着孙子来看病,还没等医生诊断,他开口就要挂点滴。

“小孩只是咳嗽,为什么要挂点滴?”记者问道。

“吃药太慢,打针一天得跑几趟医院,打点滴好得快。”孙大爷说,“孩子身体虚,有时候生病,打针吃药一星期也不见好,大人孩子都遭罪,希望快点好就打点滴。”

我们怎么养成了输液的习惯?不少网友表示,生活节奏快,为了早点看好病,不得不选择输液。网友“捍卫”的观点是,“输液是看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救人命的一种手段,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省卫计委专家表示,控制、减少门诊输液,既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是为给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减少不合理用药对病人带来的伤害。

专家说,“能吃药不打针”,这是医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患者一味地图便捷,要求输液和使用抗生素,其实是走入了治疗误区。

他认为,医生们怕漏诊、误诊,也为了避免与患者发生口角争执,迁就了病人意见,这些都造成了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他呼吁广大市民能提高对科学用药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