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跨越发展(2):四大平台助推辅导员队伍科学化发展

02.04.2015  10:53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安庆师范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认识贯彻到位、选聘配备到位、职责明确到位、培训服务到位、措施保障到位、考核量化到位”等“六个到位”,构建“四大平台”,优化结构,集约管理,个性发展。在这支队伍中涌现出了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4人、安徽省优秀辅导员2人,获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人,在全省率先获得教育部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课题,率先获得辅导员精品项目立项。学校着力锻造一支“豪华型”的辅导员队伍,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导航。

  一、高度重视,定位准确,构建制度保障平台
  学校始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高校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从制度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明确专职辅导员的发展方向。2006年,学校调整了辅导员经济待遇,确保专职辅导员经济待遇不低于同级专任教师收入水平。设置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辅导员的职务晋升按《安庆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细则》规定的任职条件、任职年限、选任程序进行。努力改善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在学生宿舍设置辅导员工作室,专职辅导员购房时学校给予政策倾斜。
  二是从组织上整合辅导员队伍,发挥团队优势,集中攻坚克难。2011年,我校开设辅导员工作坊,经过各学院申报,共批准立项11个辅导员工作坊。2013年建设并实施辅导员工作论坛,打造辅导员学习交流提升平台,先后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耀灿教授、教育部思政司冯刚司长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参加辅导员工作论坛并为辅导员作讲座。2013年组织力量申报并获批成立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开展皖南片大学生思想分析调研工作,定期撰写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调研报告。2014年组织辅导员申报并获批成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huahua在线工作室”,深入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技能与育人水平。

  二、规范培训,科学发展,打造素质培训平台
  我校一直将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师整体培训计划,并且将培训工作作为增强辅导员素质、提高学校学生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制订《安庆师范学院辅导员培训规划(2011—2015年)》,不断推动辅导员培训制度化、长期化、系统化。学校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
  一是积极推荐辅导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类学生工作培训班。自2006年以来,共安排28名新进辅导员参加全省辅导员工作培训班;2010年,安排新、老辅导员分批参加省教育厅辅导员工作培训班,争取3—5年时间内让专职辅导员轮训一次;
  二是制订辅导员在职在岗培训的有关制度,引导辅导员队伍走专家化、专职化道路;开展辅导员“在岗双培”,鼓励辅导员获得高学历。2009年开始,依托学校教育学院专业优势,积极联系地方政府,为辅导员开办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目前,已有40余名辅导员通过考试,获得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组织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6人、分批次参加教育部辅导员研修基地体验式培训师培训班,获得中级体验式培训师资格。
  三是建立辅导员上岗业务培训制度,在“走出去,学进来”培训方针指导下,从辅导员技能培训到理论提升再到体验培训,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
  2013年,学校与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山东大学)合作,举办安庆师范学院辅导员技能提升培训班,培训时间为一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辅导员科研素质提高、辅导员创新素质培养、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辅导员工作实务、团体训练等方面。培训过程中,分别邀请了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研究会主任方宏建等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培训班,为我校辅导员做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讲座。
  在进行业务素质提升的同时,学校还重视辅导员队伍的理论素养,与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武汉大学合作,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修班,培训内容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学术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培训过程中,分别邀请了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骆郁廷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沈壮海教授等来自专业实务前沿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培训班,为我校辅导员做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讲座。
  2014年,为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学校与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合作,举办辅导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专题培训班,紧紧围绕“走进革命圣地,践行延安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提升干部素质”这一培训主题,通过专家报告、现场教学、参观遗址、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培训。在培训中,高尚斌、王东维、李宝怀、谭虎娃等教授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不同的角度着重阐释了以“延安精神”为主体的革命传统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厘清基本史实出发,全面、清晰地回顾了我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程,有针对性地解答了在中共党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使参训学员进一步掌握了理论知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增进了党性修养。
  在重视辅导员队伍技能、理论和党性培训的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辅导员的体验培训,与安庆武警支队合作,在全省率先举办辅导员军事训练培训班,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训练、心理行为训练、专家讲座、内务观摩、训练课目演示、宣誓等等,使辅导员在军事训练中牢固树立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的角色,牢记使命担当。

  三、课题立项,理论引导,拓展科研实践平台
  以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平台,学校组织开展学生工作课题立项研究,不断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2008年、2011年、2013年,学校开展三期“四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校级教研课题,共有重点项目23项、一般项目46项、培育项目8项获得批准与资助,选题涵盖了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为辅导员、班主任参与申报。
  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并引导辅导员队伍积极参加各类省部级课题申报,共获各类校外立项课题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项。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校辅导员队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2014年,在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上,我校辅导员撰写的文章《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焦点问题及生成环境分析与思考》获得一等奖,同时我校另有2篇论文获奖,名列全省第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转化研究。2008年,学校凝聚全校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集体智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工作基本力量,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任务,着力开展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教育,即“四成”教育,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我校开展“四成”教育的情况。学校积极组织辅导员开展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辅导员工作成果“励志引领•预警帮扶•体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构建”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积极培育辅导员工作项目,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2014年,文学院辅导员孙永玉申报的《聚焦•笃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获得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立项,“三修教育”工程获得团中央精品项目立项,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影响。

  四、以评促建,以赛促建,建设技能提升平台
  以评促建:在辅导员管理考核中,学校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团支部建设、学生评优和违纪处理、学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贫困生帮扶资助和学生工作研究等方面,制定了辅导员工作的十大职责。根据职责要求,建立健全了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度、班集体活动制度、学生考勤制度、跟班听课制度、工作情况记录制度、与学生谈心制度和学生公寓值班制度等8项主要制度。学校要求辅导员切实履行职责,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按照育人为本、爱岗敬业、严格管理、务实创新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学校在原有考评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修订了《安庆师范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考评办法》,建立了严格而切实可行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该办法制定“四结合”考核原则,即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晋升待遇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优、晋升提职的重要依据,实行奖惩统一、能上能下机制。考核的科学实行,真正建立了选贤任能、优聘劣汰的用人机制,激发了辅导员的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辅导员工作。


  以赛促建:2010年,我校在全省率先举办第一届辅导员技能大赛,经过学院初赛和学校决赛,各位参赛选手阐述了对学生工作的理解、对辅导员职业的定位,介绍了各自工作的理念、目标和方式方法,交流了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分享了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的充实和快乐。至今我校已经连续举办5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并三次组队参加安徽省辅导员技能大赛,2012年夏建华老师获得第一届安徽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三等奖,2013年赵丽丽老师获得第二届安徽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二等奖,2014年汪博武老师获得第三届安徽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华东赛区二等奖。从省赛的三等奖到二等奖再到一等奖,从省内获奖到省外获奖,这一切都见证了我校辅导员成长的足迹,体现了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历程。
  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也得到省内外其他高校同行认可,2013年和2014年,应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淮阴工学院三所学校的邀请,学校组织优秀辅导员团队赴三校进行辅导员素质培训。在学校辅导队伍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学校着力构建制度保障、素质培训、科研实践和技能提升四大发展平台,逐步实现了辅导员队伍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建设目标,成为安徽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