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年实现器官移植11例 移植数量在全国属中等偏下

11.03.2015  01:18

昨日,记者报道我省肝肾联合移植第一人李军(化名)即将康复出院,过上正常人的 生活 。李军是幸运的,他及时等到了救命的肝和肾;然而多数人却远没有这么幸运——他们通常在病痛煎熬中痛苦地离去。

安徽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姚卫东介绍,自2013年我省开始实施公民自愿器官捐献以来,已成功实现了11例器官移植,但整体的捐献移植数量在全国仍属中等偏下。

等待

等肾源一等就是十年

55岁的尿毒症患者孙杨(化名),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由于一直找不到相匹配的肾源,她在这里已经等候了10个年头,靠血液透析控制疾病,维持生命。

和孙杨情况相似的还有一位42岁的男子钱进(化名),钱进本就属于高过敏体质,相匹配的肾源就更加难找,一等再等,8年过去了,肾源却迟迟没有消息。

孙杨和钱进都是 合肥 本地人,来医院做透析还算方便。而相当一批外地患者,为了等肾源,还长期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许多患者在疾病缠身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了解,目前我省肾、肝移植需求的人数众多,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器官移植得到自己生命延续的机会,大多数患者只能一边做着透析一边挨日子。2013年7月,我省正式启动器官捐献工作。近两年时间里,全省仅实现11例捐献,其中有4例都是在今年前两个月里完成的。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耿小平介绍,目前在该院也有约6个病人在等待供体,等待器官移植手术。

数据

我省器官捐献比例低

姚卫东是安徽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他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安徽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和省卫计委联合设立的临时性机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在姚卫东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更让姚卫东忧心的是,虽然新年伊始就实现了4例器官捐献,但我省的器官捐献工作仍然远远落后于广东等省。

姚卫东介绍,在30至40个适合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只有1人能成为“幸运儿”。这个比例在我省可能更高。

据了解,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每100万人年捐器官约40例,美国每年约有6000人捐献器官。事实上,作为全球第二大器官移植国家,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目前中国每年有近30万病人等待器官移植,仅有1万人能得偿所愿。

一方面是捐献者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方面是大量人体器官在消耗。有数据显示,我国一年仅交通事故造成的突发性死亡就在10万人左右,其他灾难性死亡人数也远超10万,但目前只能看着这些资源化为灰烬。

困境

传统思想及认识偏差

器官捐献提出多年,为什么如今的捐献者仍那么少?姚卫东介绍,在我省,每成功实施一例移植手术的背后,都有5例失败的案例,在获取供体的过程中失败。“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供体的直系家属已经同意捐赠了,但是等我们到了现场,整个家族的亲友,可能大部分人都反对,他们无法接受,这就无法移植。”

据介绍,器官的最优供体是刑事案件以及车祸的脑死亡患者,器官移植的前提是脑死亡,这也一直是学术家争论的问题之一。患者脑死亡后,家属同意捐献器官,评估专家会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死亡,并判断是否适合移植。

不过在车祸中,“脑死亡”这个概念,移植医生与法医之间的认识存在偏差。安医一附院副院长金小干介绍,在车祸现场,法医认为,脑死亡的患者进行器官移植后,只能认定为重伤,这就牵涉到赔偿等问题。这也使得不少器官移植最终无法进行。

据了解,欧美许多国家多数司机在领取驾照时都会签订“器官捐献”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死亡,他们的器官将由专门的医学机构来处理;在新加坡,法律规定没有公开声明死后不愿捐献器官者,即自动被视为捐献者。“但我们的渠道和意识都没有建立,这也是制约器官捐献的主要原因。”

希望

300人成为捐献志愿者

“没有捐献就没有器官,没有器官就没有移植。”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耿小平呼吁更多人能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捐出生命的礼物,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

姚卫东表示,想要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除了可以联系当地红十字会外,现在更增添了一种新途径:直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网站上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填写相关资料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了解,我省已有300多人通过网站登记的方式成为志愿者。而截至3月1日,全国已经有35290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3188例实现成功捐献,8866名患者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