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六):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五年回顾

27.11.2014  12:20

  五年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上级纪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和教育系统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加强反腐倡廉经常性教育。 学校坚持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传达中纪委、省纪委、教育部及教育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并对新一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坚持制度化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党课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活动中,定期组织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党纪法规教育。坚持正面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倡廉录像片、开设廉政专题报告及讲座、举办廉政知识测试以及廉政书画展、征文等形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五年来,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蚌埠警示教育基地、安徽蜀山监狱、蚌埠监狱、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开展警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观看电教片20余部,邀请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做反腐倡廉辅导报告4场,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上廉政党课10余场(次),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反腐倡廉知识竞赛活动1次,举办廉政书画展及征文活动2次,我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不断丰富。

   加强反腐倡廉专题教育。 学校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在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务实、为民、清廉”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合理安排专题教育计划,发放党纪政纪知识读本,邀请校领导作专题辅导报告,观看专题电教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收到明显效果。

   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 学校重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人、财、物等关键岗位的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教育,积极运用正反面典型,注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重大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的警示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将廉政勤政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注意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的廉洁自律教育,坚持在每年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印发文件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明确要求,防范领导干部节日腐败风险。

   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三进”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原则,在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廉政文化专题讲座,实行统一内容、统一备课、统一课件、统一人员“四统一”,使廉政文化进课堂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教材,依托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廉政文化教材编写团队,全面推进廉政文化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将廉政知识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学生头脑,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文化进公寓“五个一”活动、廉政文化创意大赛、廉政文化建设巡礼活动以及以“清朗安科”为主题的系列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毕业生廉洁入职教育,我校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

   不断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 综合运用学校门口网站、宣传橱窗、灯箱、广播、校报等宣传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定期在办公楼、教学楼、道路灯箱张贴廉政宣传画,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全面改版纪委网页,发挥网站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创建纪委内刊《廉洁校园》,目前已编印8期,在广大师生员工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学校廉政文化“大宣教”格局已初步形成,为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做好廉政文化理论研究。 成立学校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为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和理论研究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积极参与教育厅和学校廉政课题申报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完成省教育纪工委安排的廉政课题5项、校级课题3项,在研校级课题3项,在《廉政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形成了一批较为丰富的廉政文化研究成果,为我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2013年3月,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被省纪委授予的 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单位”称号, 实现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三、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 五年来,学校根据高校形势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实际,构建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学校层面制度建设,制定了学校《党委工作规则》、《行政工作规则》、《纪委工作规则》、《学术委员会工作规则》、《教代会(工代会)工作规则》;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制定了学校《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等制度15项;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规定》等制度5项。

   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 学校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有机统一,构建了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据统计,全校共编制406项职权目录、绘制321幅流程图、排查2085个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2885条,梳理确定了22个校级层面的高等级风险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防范和化解了廉政风险。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多年来,学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明确工作任务,强化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每年年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考核和处级干部考核相结合,并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四、切实加强权利运行监督检查

   重视加强党内监督。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认真遵守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监督的正常开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完善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五年来,参与了对8名副校级后备干部考察,18名处级干部提拔考核,61名科级干部提拔考核,对拟提拔的党员干部,纪委出具了个人的廉政情况说明,提拔后进行了廉政谈话,并按要求签定了廉政承诺书。

   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学校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示范校建设、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五年来,对学校11个职能部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情况进行10余次督查;对示范校建设进展情况进行6次督查;参与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的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签证和验收等工作20多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群众反映的55项重点问题,五个专项行动和建立五类重点制度活动开展了专项督查;参与基建工程招投标62项,物资采购177项,在参与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中规范程序,促进了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加强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生考试、经费管理、干部任用、人才引进、后勤服务、职称评审、评优评奖、选调生选拔、赴美游学营教师学生考核、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了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政策和纪律要求健康开展。

   稳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和财务报销制度,健全“小金库”防范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学校2010年以来所有竣工、在建、拟建及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进行排查,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建章立制,防范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干部房地产信息登记报告工作,按上级要求和规定程序对554名教职工房地产信息进行登记、公示、核查和分类处理;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信息登记报告工作,按时完成学校88名领导干部(其中厅级干部7人,党员处级干部81人)经商办企业信息登记报告工作;认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完成全校747名党员干部会员卡清理和零持有报告承诺工作;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开展以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促进了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加强财务收支审计,定期开展后勤总公司、原教学基地管理中心等经济实体的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启动并开展了校工会2012和2013年度经费收支审计、18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审计、2010年度外事经费和继续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工作,促进了被审计单位(部门)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接受党委组织部委托对后勤总公司服务总公司原总经理、原教学基地管理中心主任离任审计,原接待中心主任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审计,为党委组织部门选拔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采取委托审计和自行审计等方式开展基建(修缮)工程竣工决算审计296项,送审额平均核减率15.51%,为学校节省了办学成本,提高了投资效益。

   五、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利益诉求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对重要来信来访,做到亲自接待,亲自批示,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校纪委严格执行信访工作各项规定,认真核查和处理来信来访,对待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畅通师生员工监督举报渠道,设立书信举报、信访举报,开通电话举报、传真举报、网上邮箱举报等,信访举报渠道更加顺畅。不断完善查信办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问题线索主动发现和及时查处机制,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较好地得到了解决,杜绝了损害学校和师生员工利益的现象的发生,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邓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