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农机——题记桐城市向阳农机服务站负责人徐向阳

18.04.2018  03:13

  “喂……好的,我马上就到。”接电话的,是安徽省桐城市向阳农机服务站负责人徐向阳,他驾驶一辆维修服务面包车,沿着村道向报修人所在位置疾驰。

在挫折中转型

  徐向阳是范岗镇联合村村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岁的徐向阳背着毛刷样品下海推销。推销需要好口才,能言善变,这对于天性内向诚实的徐向阳来说,无异于赶鸭子上架。一年下来,别人赚得盆满钵满,而他不赚反赔。父亲叹了口气:向阳,你不是做生意的料啊。

  不是做生意的料,那自己是哪块料呢。徐向阳也在反思:自己对机械感兴趣,何不搞修理,当一名平凡的修理工,实现小时候喜欢鼓捣器械的梦想呢?

  父亲得知儿子的想法,便送他去安庆青少年宫学习机修。结业后,他在挂镇街头开了间摩托车修理铺,兼修自行车。自行车在他手里是小儿科,修不过瘾,他又学会了补胎,农用车、三轮车、小四轮,样样能拿下。几年后,他的修理技术日益精湛,自己也从修理实践中找到了人生坐标,咂摸出丝丝甜味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地机手发起成立了联合收割机协会,聘请他为协会修理工。尽管没有系统地进修学习,但凭着对机械原理“一通百通”的悟性和勤学苦钻的韧性,他通过自学,很快掌握了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保养技术。后来,他竟能凭手机传来的收割机运转声响,“”出故障所在部位并远程指挥,将“”机子治好了,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徐向阳是农业机械的名医、神医。当地群众这样赞誉他。

在砥砺中坚守

  名医、神医的价值,在恪守底线、竭诚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桐城市农机拥有量快速增长。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机具“病有所医”,2010年,徐向阳建立了向阳农机服务站,自备运输车辆和零配件,召集修理工,下乡巡回开展维修服务。

  农忙季节,时间就是粮食,就是票子。接到报修电话,徐向阳立即赶过去,穿上工作服,卷起裤腿下田,撸起袖子就干。夜里没有灯光,他就用蓄电池接上灯泡照明,彻夜奋战将机械修好,从不耽误第二天下地作业。

  农机具外露的部件容易锈死,拆卸费力。别人图省事,采取切割、打孔等破坏性拆卸,但是徐向阳却不,他用柴油浸,用除锈剂喷,一点点地敲、拧、錾、剔,尽量降低修理成本。

  机械修理专业性强,一些机手担心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然而在徐向阳这里,这种担心纯属多余。作为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他更懂得种田的辛劳和挣钱的不易,总是想方设法替用户省钱——自己带来的零配件不加价,除锈剂、砂纸等修理器材不加钱;在检修中,能够换位替代或修磨恢复的,就不换件;能够更换单个零件的,决不更换部件总成。当然,在换与不换之间,他会综合零件寿命、误工成本等因素,拿出费用最低的维修方案,让用户权衡。对于家境困难的用户,他少收服务费或只收零配件成本。徐向阳把用户当成自家人,用户自然十分信赖,时常这样说:由你作主吧——你修机,我放心。
你修机,我放心。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啊!

  好荣誉就是一张好名片。提起徐向阳的名字,周围几十里的农机手无人不知,每年找他保养的固定用户就超过200户,临时约请的不计其数,甚至连与邻市交界的农机户也舍近求远,点名要他过去维修。

  徐向阳,已成了民间的大红人。

在辛劳中提升

  红人之所以走红,往往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辛劳和汗水。

  提起一路走来的艰辛,他嘿嘿一笑:不值得一提。

  是的,不值得一提,因为——

  他有一股钻劲。这些年,农业机械更新快,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型的结构原理,他总是坚持自学,不断摸索和钻研。每一款机型,他都收集了结构图纸和使用说明书,仔细研读。在他的书房里,保存的农机书籍就有厚厚的一堆,足有近百本。

  他有一股熬劲。前些年,他随编队出征淮南淮北,抢收小麦。收割机超负荷,故障率高,接到电话,徐向阳赶过去,不顾机体烫手、飞蛾扑脸、蚊叮虫咬和麦芒刺痒,赤着胳膊,争分夺秒地抢修。下半夜瞌睡重,机手可以小眯一会,而他却不能,必须熬通宵,赶在天亮前把机子修好。连续一周熬夜,他的眼红了,脸瘦了,生物钟紊乱了,始终咬牙坚持。

  他有一股韧劲。农机修理是件苦差事,弯腰,低头,平躺,下蹲,都是常见的姿势,几十分钟不换体位。仰躺在车架下拧螺丝,抡起大铁锤锤锈蚀件,搬运笨重的铸铁件,既耗费体力,也需要毅力,一天下来,常常是手酸腰胀背痛膝盖麻,从不叫声苦。

  从事农机修理,又脏又苦又累,很多人不愿意干。但是他却不,自从爱上它,就跟它铆上了劲,二十五年来一直默默坚守,不改初心。每年从正月十六,到冬小麦播种结束,全年三百多天都忙于“出诊”,累并快乐着。正是由于他的坚守,机手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可以甩开膀子加油干,农民种田也更有了盼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更有了奔头。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成了工匠。二十五年来默默坚守农机修理一线的徐向阳,俨然一名乡土工匠。从青春年少到奔四奔五,他顶烈日,冒风雨,下泥田,哪里需要哪里去,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机修理追梦人。(疏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