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驻村干部马中兴的扶贫记事

13.05.2017  02:33

据芜湖日报报道,5月8日晚上6点半,连片的小麦被朦胧的夜色笼罩,路上很少能看见村民。马中兴卷起一条裤腿,慢悠悠地在村里散步。从村部到村口,往返8公里,已成为他饭后的一项常规活动。这条路,他走了两年半,再过5个多月任期就要结束。此刻的他心里五味杂陈:回家,是每天的盼望;离开,却又恋恋不舍。两年半的驻村 生活 ,让这个“80后”驻村干部身上的“农村味”浓了,心里的“农村情”深了。

“只有扎下根,村子才能容纳我”

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2014年10月,马中兴从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来到无为县陡沟镇双圩村。

起初,村干部们也没把他当回事,认为“市里派下来的干部”待不长,也干不出什么名堂。“甚至有干部对我说,马书记你可以不用住这儿,有事我们就打电话喊你过来就行了”,马中兴说,村民们也不相信他,表面上客客气气,私下里都议论纷纷。

怎么让村干部接受一个外来干部,让村民相信自己是真心实意想帮他们解决困难?马中兴想:只有扎下根,村子才能容纳我。

“扎下根”哪那么容易!马中兴首先要跨过“生活关”。11月的气温一天天往下“窜”,宿舍背阴,夜里睡觉时裹紧棉被仍冻得直打哆嗦,马中兴硬着头皮把床搬到了村部尚未启用的卫生间里。“拿一块木板把蹲坑挡住,看不见心里舒服点,凑合着住呗”,这一凑合就是半年。

“生活关”好过,“家庭关”不好过。“刚开始,妻子的确很支持。”马中兴说,但随着妻子怀孕、女儿出生、母亲生病,马中兴都是匆匆赶回家,又匆匆离开。最终,不堪忍受的妻子和他大吵了一架。“女儿那么小,肯定想啊,只是实在脱不开身。”马中兴无奈地说。

“只有多干实事,村干部才能服我”

双圩村底子薄,基础差,村级财力捉襟见肘,因历史原因欠的60万元村级债务多年无法偿还,哪还有钱投入基础建设。马中兴想:只有多干实事,村干部才能服我。

为了帮助村里改善办公条件,马中兴联系市四院为村两委群众服务大厅捐赠了柜式空调,又争取到市纪委帮扶,为村部捐赠了5台电脑1台复印机1台数码相机。“那时候村里穷得连打印纸都买不起,我只能每次回单位领几包。”

“等着上面拨款几乎不可能,只有靠项目带动。”马中兴积极跑项目,要资金,到处“化缘”。在市纪委的支持下,争取到水系清淤、荒塘扩挖项目资金25万元,又争取到78万元的水泥路建设项目,向市卫生局争取到村卫生室修缮资金一万元。

“村里一条主路已经立项了,修好后直接通到村口,全长3.5公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马中兴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他说,村里十几年前就想修一条宽路,因筹不到资金一再搁置,去年7月,这条路终于纳入规划立项,到时候,路面宽度会达到4.5米,“这条路修好后,大型农用机械就可以方便地进出,村里的生产生活将有明显改善”。

正是在马中兴的不懈努力下,这些项目挨个落地,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村干部们对这个年轻干部开始刮目相看。“马书记是个干事的,你看他为我们这带来这么多东西。”提到马中兴,双圩村村委主任许先贵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只有真心帮扶,村民才会相信我”

双圩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人口4915人,1100余户,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162户,贫困人口311人。扶贫帮困,为贫困户解决难题,帮贫困户落实政策,是马中兴工作的重心。

“马书记,不管你以后在哪里,这张照片我会一直保留着,留个念想。”69岁的许谋武老人从抽屉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马中兴穿着黑色夹克,站在村委会大门旁,照片下方印着职务和联系电话。“这张照片是前年发给贫困户的,便于他们和我联系。”马中兴解释道,原来,2014年底,马中兴在危房改造的入户调查中了解到,许谋武老人是五保户,房子符合改造要求,便帮他提交了申请。从动工到验收,马中兴一直忙前忙后。也是从那时起,连续三年,马中兴自掏腰包,请邻居帮忙烧菜,陪老人吃年夜饭。

两年多来,像许谋武这样和马中兴建立起深厚感情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冯玉霞早年间患有癫痫病,因为没有病历,所以无法申请贫困精神病人药物补贴。马中兴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二话不说,带着冯玉霞找到了市四院,做检查,开病历,补齐材料后,补贴申请很快就批复下来。现在,一见到马中兴,冯玉霞只会一个劲地“傻笑”了。

自掏腰包给贫困户丁传木送慰问金;联系镇派出所民警上门为卧床的李付云老人办理二代身份证;为15岁的小女孩倪欣妍(化名)追讨抚养费;为精神病人李连、田文找医院……马中兴就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慢慢攒起了村民对自己的信任。“只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增加他们的获得感,他们就会相信我。”马中兴也憨憨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