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男子独创《合肥人是好汉》连环画走红网络

02.03.2015  18:10

  “寥寥数笔铅笔画,将合肥志愿军战士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不简单!”近日,一组名为《合肥人是好汉》的连环画在本土论坛走红。漫画中的“好汉”皆为抗美援朝九军团中的合肥籍志愿军,志愿军远赴边境战斗的情况被一幅幅漫画生动简洁地传递出来。令人惊讶的是,作画者张龙虎并非专业人士,从事会计行业的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草根连环画家。

   “合肥大哥哥”独创《合肥人是好汉

  “抗美援朝的九军团应该算是合肥人的骄傲,因为军团中大多战士都是如假包换的合肥伢子。离开家乡,他们曾集体在五里圩合影留念。奋斗异乡,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奉献青春。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我们应该缅怀那群最可爱的人……”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时,张龙虎已经连接两天“赶制”原创连环画《合肥人是好汉》。36岁的他,从小就爱画连环画。虽然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连环画“好手”。

  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后,张龙虎当过医药公司销售、当过会计……尽管工作一个接一个地变换,但他从未间断过画连环画。如今跑业务的他,将“蜡笔小张”的名号“”进了不少连环画爱好者的心里。张龙虎将这些志同道合的连环画爱好者简称为“连友”,“多数连友都是老年人,六十多岁的他们特别钟爱连环画,因为画里面有他们的童年。

  为了与更多人分享连环画作品,张龙虎开始用“合肥大哥哥”的网名在本土论坛上传一些成熟的作品。说起“合肥大哥哥”这个网名,张龙虎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名字不是原创,是我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张龙虎口中的“别人”是古徽州的一名武将,“他能文能武,算得上是习武者中的雅士,他自称为‘大哥哥’。”沿用古人的称谓,张龙虎是希望自己也能继承衣钵成为一名雅士。

   祖辈特殊的从军路激发创作灵感

  继合肥“地方长官”画像后,张龙虎将心思沉淀在《合肥人是好汉》上。该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抗美援朝时期合肥籍志愿军的抗争过程。这些画都是用铅笔一次性完成,画面简洁,线条流畅,通俗易懂。张龙虎说,他画这个主题的目的是想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记录历史,用真实的故事温暖大家,给社会带来一些正能量。

  2月27日下午,在张龙虎的家中,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画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新作。画面中,寥寥数笔,一个个志愿军跃然纸上,或端着枪,或吹着军号,或瞄准射击,姿态各异。最令人称赞的是有些画中人物五官简化了,但特写下志愿军神情威武严肃,正义凛然。“这个系列预计有10季,每一季有8幅画。画一季大概要一天,因为要工作,我都是抽空作画。目前才完成两季。”简单的画作中,多次出现一个名为“张仁川”的人物,而这个人也正是张龙虎创作的“源泉”。

  抗美援朝时期,张龙虎的外公在东北担任铁道兵。执勤过程中,他与抗美援朝九军团的普通战士张仁川相识,老乡的情缘让两人格外投缘。由于张仁川初次前往东北,北方十月的寒风将张仁川冻坏了。见此情景,张龙虎的外公立刻脱下了自己的棉大衣,硬是套在了张仁川身上。“战争结束后,张仁川回到了合肥,还特意找我外公叙旧情。”从祖辈的谈话中,张龙虎得知,在抗美援朝九军团中,“合肥伢子成了主力军”。

   醉心于传统文化之余积极投身公益

  虽然是学习化学专业,张龙虎却是个文化人。他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翻看合肥的县志、庙志、族谱等。曾经为了画从秦朝到清朝十三个朝代的合肥城地图,张龙虎还向一位航海学家学习六分仪的使用方法,翻找了很多地方志和家谱,花费了整整八年时间。2009年,张龙虎加入了安徽省民俗协会,“有些协会的资料更方便查阅,不过有些资料是不能外借和拍照的,甚至不能做笔记,只能用脑子记忆。

  除了这些文雅的爱好,张龙虎还有一个略显童趣的爱好——收集连环画。“我们七八十年代出身的小孩从小就爱看连环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小时候,只要有一本连环画,就会翻来覆去地看,看得书都快破了,所以我特爱收集连环画,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怀吧!”目前,张龙虎收集的有900余本,在合肥的连环画发烧友之中能排前十。

  这位连环画业余爱好者,不仅把画画当成一种兴趣,更将之当成投身公益的重要手段。只要遇上有人求助,张龙虎总是义不容辞,甚至还放下手中的工作先出手相助。“去年年末,几个八零后一起创业,结果遇到瓶颈。辗转找到我,我就帮他们公司画了一组推广性质的连环画。他们要付酬劳,我没收。”张龙虎淡淡地说:“算是做点好事吧,年轻人出来创业不容易。我希望以后用画笔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预计半年之内,张龙虎能完成《合肥人是好汉》抗美援朝合肥籍志愿者系列。但他表示会坚持画下去,“要走出一条带有合肥本土气息的连环画之路。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