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一学生高考后打工挣学费 清洗胶水桶每天挣60元

21.07.2015  16:42

成财打工挣学费,只为将来能成才

在胶水厂打工的赵成财,每天能挣60元。

赵成财和妈妈为了学费,一筹莫展。

学子档案:赵成财

高考成绩:612分

“我们这就数小二子家最穷,好在他争气,考上了一本。”一位热心的村民将记者带到了赵成财家,因为排行老二,村民们都喊他“小二子”。

高考结束后,无为中学的赵成财就跑到一个胶水厂打起了零工,希望能攒够上大学的学费。“一天下来能挣60块钱,能多挣一点是一点。”赵成财说。

高考结束后他去打工了

赵成财的家在无为县百胜镇墩周行政村。屋子的门是开的,可里面却没有人。

在等待的时候,记者发现附近村民的房子上都有门牌号码,而唯独赵成财家的平房没有。

“他家以前的房子,墙是土堆的,顶是稻草搭的,前两年下大雪被压倒了。”给记者带路的村民说,赵成财家是低保户,房子是政府出钱帮他们盖的,可能盖得晚,才没门牌号。

过了一会,一位穿着军训服的妇女回来了,脚上沾满了泥。她一边快速地把脚上的泥在草上蹭掉,一边招呼记者进门:“我是赵成财他妈,刚在屋后田里干活,你们要是喊一声我就能听到并早点回来了。”

“孩子他爸在无为高铁站那边打工,只有下雨天才能回来歇一两天。”赵妈妈说,丈夫赵金五一直在外打工,因为身体弱,只能干些拎土、洒水、拌浆的活,每月能挣千把块钱。儿子高考完就在村里的胶水厂找了个活,人都不在家。

清洗胶水桶每天挣60元

赵妈妈和记者穿过一条村道,来到一个胶水加工厂。“小二子在河边洗桶呢。”厂里的工作人员说,打零工只能干洗桶和搬桶的活。

在一个小池塘边,记者见到了赵成财,他正用清洁球擦洗胶水桶,身后还摆放着十几个脏桶。“早晨7点多来的,洗好的干净桶都拿进去用。有脏桶了,他们再送过来。”赵成财告诉记者,胶水厂老板人挺好,知道他暑假想打工挣学费才同意他来的,每天能挣60块钱。

因为是打零工,厂里的零碎活都派给了赵成财,经常半天下来,衣服就被汗透了。“给胶水封口,把桶搬上车,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赵成财说,与父母相比,他干的活实在是太轻松了。

赵成财说的“轻松”,还有心理上的“轻松”。父母为了他的学业长年劳累,赵成财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多干一点,父母就能少干一点。”身体上的劳累,给赵成财换回了心中的舒坦。

妈妈的辛劳他记在心上

原本,赵成财的父母都在家务农,可一纸高中录取通知书让身高仅一米六的瘦弱父亲执意要出去打工。3年前,赵成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重点高中无为中学。

“村里就他一个考上了。”赵妈妈自豪地说,儿子挺争气。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家里的农活全部落在了赵妈妈的肩上。为了能多收一些稻子,赵妈妈除了种家里的两亩八分地外,还种了别人的三亩多地。

赵成财说,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而自己一直在读书,母亲有时干农活累得一句话都不愿说,只是哼几声。母亲的操劳,赵成财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并尽自己所能减轻母亲的担子。有一年夏天,放暑假的赵成财和妈妈割稻子。“小二子让我装稻到麻袋里然后他扛,我知道他是心疼我,让我干轻活。那一麻袋稻都有一百多斤重,几千斤稻都是他扛回家的。”赵妈妈流着泪说,一天扛下来,儿子肩上背上伤痕累累。

已被录取但学费成难题

在赵成财的房间里,记者看到了“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奖状和获奖证书。

从初中开始,赵成财就一直担任班长。“这孩子学习很认真,也很愿意为集体做贡献,每次班级宣传标语、黑板报都是他准备的。”赵成财的班主任、无为中学老师刘相才说,还有一件事,更令他感动。

无为中学每年都有贫困生补助,有个学期班里申请的人特别多,赵成财就跑去跟刘相才说,“我把申请拿回来,把名额让给别的同学吧。”

刘相才说: “最后我们老师一致认为赵成财家庭确实非常贫困,所以仍然坚持把困难补助发放给他。”

刘相才知道赵成财申请利群阳光助学金后,一再向记者说:“我是他的老师,了解这个孩子,他非常需要这个资助。”

在房间的水泥墙上,赵成财用粉笔写下了“笨”“不奋斗,不成才”等字样。“我的名字原来叫‘成才’,后来不知道我爸怎么写成了‘成财’。”赵成财说,他今年高考考了612分,已被山西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录取。

眼下,这个家庭最犯愁的事儿就是高昂的学费。赵成财和母亲看着一床的奖状、证书,一筹莫展。

本报星级记者 郭娟娟 摄影报道(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