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铁南站即将启用 区域发展优势受到各界期待

18.09.2014  13:57

沿着徽州大道一直往南,快到龙川路口时,朝东望去,便会看到一座恢弘的方形建筑,梁架硕大、装饰考究、极具徽派特色的合肥高铁南站已经“长成”,再过两个月,合肥市民就能从这里乘坐高铁了。本报推出大型策划“南站时代”,为读者多方面、全角度呈现合肥高铁南站及其对周边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铁路网的心脏

合肥南站是上海铁路局下辖的特等站、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和沪汉蓉客运专线、商合杭客运专线、京福客运专线的枢纽站。

中铁建设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合肥高铁南站规划有2 个站台及26 条线,至少会有20 个检票口,建成后将和杭州东站、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一起,成为上海铁路局的四大车站。

“合肥将形成‘十’字形高铁路网,但随着商合杭的开工和合安九的规划,合肥未来将形成‘米’字形路网。”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日前表示,合肥将成为全国高铁密度最大的省会城市,在这高铁网中,南站无疑是处于心脏地位。

动车线的枢纽

置身南站的北广场,整座车站大楼尽入眼帘。站房楼体方正,头上仿佛“戴”着一顶硕大的“帽子”,大块青色玻璃幕墙被米色外墙包围,简约而庄重。南站主房分地上两层、地下四层,局部设置夹层,主站房两侧为对称的无站台柱钢结构雨棚,站房建筑面积达.92 万平方米,建成后最多可容纳9000 人。

高铁南站建成后,将通过南环线连接沪汉蓉客运专线,通过蚌福联络线连接合蚌高铁、商合杭高铁,同时成为合福高铁的起点站,将来约九成动车都将移至南站乘车、换乘,其旅客发送量预计占合肥铁路总旅客发送量的六成以上。建成后,这个现代化的枢纽将汇聚大量的人流,乘客可自由选择出租车、轨道交通或公交车,同时数量庞大的停车位也保证了“有车一族”停车的方便。

根据规划,南站能停2000 多辆车:南北广场均设有社会停车库,北广场可提供落客即走车位8 个、小汽车停车位 690 个、自行车停车位 400 个,南广场未来可提供落客即走车位12 个、小汽车停车位 1030 个、自行车停车位300 个。

新时代的开端

在高铁南站候车大厅,餐饮店、商店都将有集中安排,再过两个月,乘客候车时可以乘电梯到 2 楼吃饭、购物,旅客出站口也会留有不少开设餐饮和商店的地方。

合肥市发改委铁办主任徐平介绍,根据预测,2020 年、2030 年合肥南站旅客发送量可达到 1800 万人和 3160 万人,旅客日发送量达到 49000 余人和 86000 余人,高峰小时客流量达到5200 余人和 9500 余人。

客流不仅为周边带来商机,更将合肥带入“高铁经济”时代。去年由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新安晚报社主办的高铁经济峰会上,与会各界代表一致认为,高铁效应明显,将进一步促进合肥经济迅速发展。一方面,从区域经济来说,合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因为高铁的畅通而更加凸显,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另一方面,从城市格局发展来说,合肥将崛起高铁南站片区这一新兴城区,高铁南站片区将很好地连接老城区与滨湖新区,成为合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内商贸、地产、旅游、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杨俊

0

编辑:何薇

资讯标签: 合肥高铁南站将启用 南站时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