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1.01.2015  20:44

  内容摘要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高新区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9月30日,合肥高新区被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成功跻身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后,合肥高新区再接再厉,努力在全国树起生态工业样板。

  环境保护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目标,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园建设步伐,促进区域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摸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经济发展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自2008年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工作开展以来,合肥高新区通过贯彻“三个三战略”,即三个原则: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创建原则;三个路径:低碳型、创新型和生态型的创建方式;三个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园区环境安全水平提升。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区内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整体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安全保障水平不断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011年底,高新区人均工业增加值、单位用地工业增加值等24项经济环境指标已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部分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创建以来,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从2008年的第17位提升到2013年的第13位。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均比2008年增长近3倍,年均增速均在20%以上。另一方面,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内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达22亿元/平方公里,是国家标准的2.4倍;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5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国家标准,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1吨标煤/万元,仅为国家标准限值的五分之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与长三角地区等高。近两年区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70%以上,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区内主要水体均已稳定达到四类地表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部分时段达到三类水标准。目前,园区环境容量由创建前的3000个,增加到8180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0%。

  构建生态文明高地

  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合肥高新区始终不遗余力。

  去年,合肥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中西部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是迄今为止,国家对一个工业园区在环保方面努力成果所能给予的最高褒奖。

  合肥高新区致力于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环境取胜”的战略思想,以及“大绿量、大尺度、大规格”的现代绿化快速成景、成林、成荫的标准,突出抓好城市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着力打造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工厂在森林中的现代化新城区。

  这两年,高新区在开发项目中大规模应用绿色、可再生的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011年建成投用合芜蚌试验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制热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合肥市已建成应用的单体规模最大的地源热泵工程。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供暖和制冷运行费用节约50%以上,每年节电约300万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约70%以上。已建成投用的创新产业园一期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约69万度,是合肥市首批屋顶光伏发电站之一。创新产业园二期和明珠产业园项目,分别规划设计了0.4兆瓦和5兆瓦屋面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531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100吨,减少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3200吨、二氧化硫约1600吨、烟尘约1440吨。

  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是高新区招商引资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同时也在不断巩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共赢的成果,最终实现居民共享。

  与此同时,作为城区唯一一个有山有水的科技工业开发区,合肥高新区境内独有“一山两湖”(大蜀山;王咀湖、柏堰湖)自然优势。

  近年来,依托山水资源,合肥高新区实施了“王咀湖、柏堰湖生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人工湖综合治理”和“大蜀山森林公园扩容”等大批项目,打造湿地公园,改善区内水环境,充分发挥湖库生态效益,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园区环境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推动区域内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合肥高新区重点抓好“”——把大蜀山森林公园面积扩大5400亩,达到1.3万亩,还建成了蜀峰湾公园;着力打造“”——王咀湖,完成库区周边1000亩绿地建设;认真实施“”——完成312国道1800亩防护绿廊、1100亩合九—宁西铁路防护绿廊、2300亩平肥线等5条高压走廊带和600亩坝下河等渠道生态景观廊带等成片林建设。

  “绿色发展”站上新起点

  坚持“一个方向”,实施“四个创新”。是合肥高新区实现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提升的“秘诀”。

  “一个方向”,即以推进工业“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低碳高端产业:建立环境准入机制,实行绿色招商。在重大项目引进时,环保部门提前介入,从源头上避免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鼓励企业内部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大力推进光伏低碳发电、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

  “四个创新”内容丰富。

  推进环境管理机制创新。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境污染保险试点、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推广环保行政合同制等,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2011年至今,累计有31家企业年次参保,累计保额达4400万元。

  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创新。在落实合肥市促进产业转型发展“1+3+5”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高新区“2+2”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尤其是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参保环境污染责任险、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给予奖励补助,2011年~2013年,三项政策奖补累计285万元。实行企业环保工作人员到政府环保等部门轮岗培训制度,提高其政策与管理水平。

  进行环境管理手段创新。建立企业互学互查制度,经常组织同行业企业互相参观学习;引导环境监理、环境监测等实行市场化;建设移动执法系统,打造智慧环保,实现企业排污实时监控,极大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2014年,全年省、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不定期对全区18家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危废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抽查,抽查达标率均为100%。

  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新兴产业聚集,实现园区生态化发展。

  今年,合肥高新仍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健全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体制机制,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获批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既是成绩,又是鞭策,未来将更加坚定优化生态环境的步伐。

  今年,合肥高新区计划创立低碳俱乐部、建设“环保产业园”,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和环巢湖二期、三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河长制”管理,做活“水文章”;积极做好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等工作,提高全区绿化水平,做大“绿文章”;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做优“气文章”。深化“智慧高新”建设,重点实施“智慧语音示范工程、智慧环保监测、智慧社区”等在内的14个智慧应用项目,构建具有合肥高新区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冲刺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是谋划“十三五”规划发展和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开创“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新局面的关键之年。高新区将切实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定位,为全市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高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勇做先锋、勇担重任,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