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丰农妇悉心照顾病重爱人 不离不弃

20.08.2016  02:04

杨英和张君元

刘贤云一家

合肥晚报消息 在合肥市长丰县,有两位平凡的农妇,她们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高深的知识,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她们照顾身患重病的爱人,不离不弃,带领全家艰难求生,令人感动。

帮丈夫透析不离不弃

61岁的朱巷镇七里村尹东村民组的刘贤云,  1980年嫁给了同村的尹华安。当时尹华安在信用社上班,刘贤云在家务农,照顾一儿一女、收拾家务,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但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尹华安不幸患上了糖尿病,2005年导致并发症,又患上肾炎。不久,尹华安双目失明,不得不选择内退,回家休养。治疗尿毒症,要么换肾,要么透析。换肾费用高,对于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根本无力承担。

尹华安失明后,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每天还要做4次透析。当初在安医住院时,一字不识的刘贤云通过细心学习、耐心请教医生,学会了腹膜透析的方法。

“每天帮他透析,我把他背来背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为了怕他感染,我每天都用消毒液洗手,手上开满了口子。”

自从丈夫生病后,为了防止他伤口感染,刘贤云牢记医生叮嘱,时刻注意家里的卫生,不养任何动物,不给丈夫吃一口剩菜剩饭,每天给丈夫洗澡,被子也是勤晒勤洗,给丈夫换药时,她也会特别注意消毒;为了防止肌肉僵化、缓解疼痛,每天夜里刘贤云都要起来四五次,帮丈夫按摩,白天一有空闲,她也会替丈夫按摩。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刘贤云还要照顾孙子,过度的劳累,让刘贤云患上脑梗塞,但她说:“我自己不要紧,要把老伴照顾好。”

一说起老伴的辛苦,尹华安热泪盈眶:“这么多年来,我应该感谢我的爱人,如果没有她的照顾,我也就没有今天了”。

刘贤云却说:“只要他活着,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

坚守贫穷的家从不抱怨

“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我妻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年59岁的张君元,虽然有些瘦削,但性格开朗,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卧病在床24年的人。

张君元的妻子叫杨英,今年47岁,面容和善,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她家的三间瓦房里虽然没有多少值钱的家什,但里里外外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1986年,经人介绍,来自云南的杨英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张君元。为了改善家里的贫困状况,张君元在淮南一家私人矿场打工。1990年11月,在井下挖煤的张君元因为矿道突然坍塌,砸伤了脊椎骨,造成高位截瘫。老板在赔给了他3000元钱和一辆轮椅后逃之夭夭。

“那天早晨,当我听说他出事的消息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当时我们的大女儿才2周岁,小女儿出生才28天,家里还有80多岁的婆婆。”杨英告诉记者,当时家里的3亩农田是一家人的活命来源。“看到别人家在地里做活的有一大片人,而我们家就我一个人干,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没人问,成天忙得连轴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有一次不到6个月的小女儿从床上摔下来,脸朝下,差点憋死过去,我的眼泪都哭干了。”杨英说,“那段日子,我是在用眼泪泡饭吃啊。但我想小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日子慢慢往前挪吧!”

杨英每天都要把张君元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又从轮椅把他抱到床上,个子不高的她要使出浑身力气,“那些年年轻没觉得,这几年才觉得有些累了。”

“那些日子穷的,连油盐都吃不上。”张君元说,“两个孩子都很懂事,上到初中就回来帮我做农活了。现在好啦,我的两个女儿都大了,大女儿也已经结婚生子。”张君元还满面笑容地指着旁边的照片让记者看:“你看我的小外孙周岁照片,多可爱哦!”

杨慧    实习生  张永瑞  记者  杨赛君  图/文

原标题: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